棋人棋事
中國棋手
韓國棋手
日本棋手
台灣棋手
網絡傳奇人物 龍飛虎
中國棋手
吳清源
圍棋大師吳清源七歲開始接觸圍棋,三、四年後就在中國嶄露頭角,十二三歲時,就超越了許多圍棋高手,成為一時無兩的大國手。青年時期,吳清源遠赴日本,以新布局開創圍棋史上的新時代,盛年時橫掃日本棋壇,擊敗木谷實、橋本宇太郎等多名實力雄厚的大國手,造成圍棋史上無可爭辯的「吳清源時代」。吳清源晚年仍精心創造出21世紀布局,因他對國際圍棋界的卓越貢獻,吳被譽為「現代圍棋第一人」。
經歷
父親吳毅曾留學日本,回中國後在北平生活,結婚後便誕下吳清源。吳清源祖籍中國福建閩侯,歷代先祖為官,後來家道中落。七歲起跟爸爸學棋,後也曾拜過一些中國名家為師,學了三、四年棋後,在中國棋壇中已無敵手。當時北平「日本人俱樂部」的日本棋手聞風後邀請他下棋,果然名不虛傳;消息傳得很快,日本報章也報道中國發現了天才神童。吳清源14歲時,與母親及哥哥一起東渡。他到了日本後刻苦好學,棋藝越來越精進。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中日關係趨惡,幫助吳清源渡日的山崎有民勸說他入日本國籍,但手續繁瑣,最後在外交官清水薰三幫助下,才於1936年入籍。之後吳清源開始篤信新興宗教「世界紅卍字會」並一度丟下圍棋。及後雖重回棋壇,但成績並不佳。1939年開始了不敗的十番對局,1940年戰事爆發,吳清源的家人回國,他則在1942年跟和子結婚。
日本戰敗,吳清源有過一段流浪生活,並再度熱衷於宗教活動,直到1949年和世界紅卍字會脫離關係。後來重回棋壇,與日本高手逐一對壘,取得27勝7負3和的佳績。日本棋院在1950年正式授予他最高段數——九段棋手的稱號,其間30年日本棋壇稱為「吳清源時代」。1947年,由於政治關係,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恩師瀨越憲作代吳清源嚮日本棋院遞交了「辭呈」,不久後瀨越本人也辭職。同是1947年,吳失去日本國籍,並於1949年恢復中華民國籍。直到1968年,吳清源因為參加本因坊戰被日本棋院以無籍為理由而拒絕才得知實情。此時,吳清源儼然已是當代無人可及大棋士,最後雙方和解。之後直到1978年,因為家人生活工作關係重入日本籍。
現時吳清源年過九十,身體仍然健康,經常往來中日做裁判,支援圍棋活動。吳同時熱衷於宗教的研究項目。
力戰群雄
「吳清源時代」的到來基本上是與本因坊秀哉名人的引退聯繫在一起的。秀哉決定引退的那一年(1938年),將世襲數百年之久的「本因坊」頭銜(名銜)轉給日本棋院擁有。當時日本棋壇八段以上成為真空,七段位的,除了幾位元老級棋士外,年輕的棋士只剩下木谷實和吳清源了。
那時大家都有個疑問,到底誰是日本棋界的王者呢?在這樣的背景下,「吳清源、木谷實擂爭十局棋」便是這樣展開的。這就是日本圍棋史上著名的「鐮倉十番棋」。此後的十幾載的升降十番棋裡,吳清源將所有的日本頂級棋手一一降級,直至後來無人可戰,升降十番棋不得不結束。此後,吳被稱為「十番棋之王」、昭和棋聖。
以下為吳清源在1939年至1955年間與各大圍棋高手比賽的結果:
日期 對 吳戰果
改手合
1939年 木谷實 七段 6勝4敗
5:1時降級-先相先
1941年 雁金準一 八段 4勝1敗
休戰
1943年 籐澤庫之助 六段(定先〕
4勝6敗
1947年 橋本宇太郎 八段 6勝3敗1和
6:2時降級-先相先
1948年 巖本薰 八段 7勝2敗1和
5:1時降級-先相先
1950年 橋本宇太郎 八段 5勝3敗2和
1951年 籐澤庫之助(朋齋〕 九段
7勝2敗1和 6:2時降級-先相先
1952年 籐澤庫之助(朋齋〕 九段
5勝1敗 降級-定先
1953年 阪田榮男 八段(先相先〕
6勝2敗 降級-定先
1955年 高川格 八段 6勝4敗
6:2時降級-先相先
大事記
* 1914年5月19日 - 出生於中國福建,同年移居北平
* 1928年 -
赴日,師從瀨越憲作門下,連勝笙原正美四段、秀哉名人和村島義勝四段,被日本棋院授予三段棋力。在擂臺賽中遇到天才之稱木谷實,以模仿棋作戰,但木谷技高一籌獲勝,之後兩人結為好友。
* 1930年 - 16歲開始參加升段賽,春季7勝1負,夏季8勝0負升為四段。
* 1931年 - 春季6勝2負,夏季8勝0負。
* 1932年 - 春季8勝0負,夏季7勝1負,升為五段。
* 1933年 - 木谷10番對局,因木谷中途升為六段而以3勝3負告終。之後與木谷實共同開創了重視速度與實利的新佈局時代。
* 1933年 - 獲得日本選手權戰冠軍,9月與本因坊秀哉名人進行紀念性對局「三三、星、天元」
* 1936年 - 加入日本籍,改名吳泉
* 1939年 - 開始與木谷實進行十番棋賽
* 1941年 - 6勝4負勝木谷實
* 1940年 - 名字改回吳清源
* 1947年 - 失去日本國籍
* 1949年 - 恢復中華民國國籍
* 1950年 - 升為九段
* 1958年 - 第1期日本最強決定戰冠軍
* 1961年 - 第3期日本最強決定戰冠軍
* 1967年 - 獲得大倉獎
* 1978年 - 再次加入日本籍
* 1983年 - 引退
* 1986年 - 獲得香港中文大學榮譽博士稱號
* 1987年 - 獲勛三等旭日中綬章
著作
《新佈局法》(與木谷實合作)、《吳清源全集》、《吳清源自選百局》、《名局細解》、《吳清源打棋全集》全4捲、《以文會友》、《中的精神》等。
聶衛平
聶衛平,九段,中國“棋聖”。十歲開始學習圍棋,獲六次全國個人賽冠軍,八次“新體育杯”冠軍。廿四歲時,聶衛平出訪日本,連敗藤澤秀行、石田芳夫等高手,震驚圍棋界。第一、二、三屆中日圍棋擂臺賽,連勝日本一流選手小林光一、加藤正夫和藤澤秀行,使中國隊獲得三屆冠軍,個人還創造了在中日圍棋擂臺賽中保持九連勝的紀錄,為中國的圍棋界贏了無數榮譽。
主要戰績
* 1975年、1977年-79年、1981年、1983年全國個人賽冠軍
* 1979年-83年、1988年-90年新體育杯冠軍
* 1981年國手戰冠軍
* 1985年第一屆中日擂臺賽3連勝
* 1986年第二屆中日擂臺賽5連勝
* 1987年第三屆中日擂臺賽1連勝
* 1988年第四屆中日擂臺賽2連勝,避免被剃光頭。
* 1987年-89年全國十強賽冠軍
* 1989年應氏杯亞軍
* 1990年王座賽冠軍、國手賽冠軍、全國八強賽冠軍,富士通杯亞軍
* 第2屆棋王,第5、6屆中國天元,第5屆中日天元戰優勝
* 1994年東洋證券杯四強,1995年亞軍
* 1995年寶勝電纜杯冠軍
* 2003年與於梅嶺搭檔獲全國圍棋混雙賽冠軍
馬曉春
馬曉春,九段。九歲開始學習圍棋,十二歲進集訓隊,十七歲定為七段,次一年升為九段。獲五次全國個人賽冠軍,十三次中國名人戰“名人”,兩次全國“十強賽”冠軍,91、92、94、95年“CCTV杯”冠軍,第3、5、6屆“棋王”,第1、2屆“大國手賽”冠軍。第3屆世界公開賽亞軍,第10屆亞洲杯賽亞軍等獎項。馬曉春更於1999年被評為“新中國棋壇十大傑出人物”。
主要戰績
* 第6屆東洋證券杯冠軍
* 第8屆富士通杯冠軍
* 第5屆、第7屆中日圍棋名人戰優勝
* 第7屆、第8屆、第9屆中日天元戰優勝
* 第2屆霸王戰“霸王”冠軍
* 第2屆“友情杯”賽冠軍
* 5次全國圍棋個人賽冠軍
* 2次“新體育杯”賽冠軍
* 2次“國手戰”冠軍
* 第1、8、9、10屆“天元”
* 13次中國圍棋名人戰“名人”
* 2次全國“十強賽”冠軍
* 1991年、1992年、1994年、1995年“CCTV杯”冠軍
* 第3屆、第5屆、第6屆“棋王”
* 第1屆、第2屆“大國手賽”冠軍
* 第7屆東洋證券杯亞軍
* 第9屆富士通杯亞軍,第10屆第三名,進入第11屆富士通杯八強
* 95龍山和和杯雙龍爭霸賽優勝
* 95榮冠杯賽冠軍
* 第2屆中國男女雙人賽冠軍
* 97“德隆農業杯”冠軍
* 進入第2屆三星杯半決賽,獲第3屆三星杯亞軍、
* 進入第8屆“東洋證券杯”八強
* 第2屆LG杯八強,獲第3屆LG杯亞軍
* 98中國(貴陽)四強爭霸賽冠軍
* 第10屆亞洲杯賽亞軍
* 第1屆阿含桐山杯圍棋賽冠軍
* 第二屆春蘭杯亞軍
陳祖德
陳祖德,中國圍棋九段,中國棋院第一任院長,上海人。
陳祖德少有棋名,1951年拜入著名棋手顧水如門下學棋,1959年入上海圍棋隊,同年獲上海市冠軍。1962年獲全國亞軍,被授予五段。1963年9月27日,受先戰勝日本杉內雅男九段,成為第一個在中國擊敗日本九段棋手的中國人。1964年、1966年、1974年三次全國個人冠軍。1982年被授予九段。
1980年,陳祖德患胃癌,在病中撰寫自傳《超越自我》,成為宣傳偶像。病愈後陳祖德出任國家體委棋類管理中心主任。1992年,中國棋院成立,陳祖德出任院長,2003年退休。
常昊
常昊,九段。六歲學習圍棋,八歲進上海棋隊,十歲進國家少年集訓隊,同年定為初段,廿一歲升八段,廿三歲升九段。曾獲第1、3屆全國棋童杯賽冠軍,第1、2屆全國神童杯賽冠軍、第5屆世界青少年賽冠軍,第12屆世界業餘賽冠軍。1995年全國個人賽冠軍,第3屆“新人王”冠軍,第11、12屆“天元戰”冠軍,第3、7屆NEC杯”冠軍,第10、11屆中日天元戰優勝,第6屆三星杯亞軍等獎項。常昊於1999年被評為“新中國棋壇十大傑出人物”。
2005年3月,常昊九段更在第5屆應氏盃世界職業圍棋錦標賽擊敗韓國名將崔哲瀚九段,這是有"圍棋奧運會"之稱的應氏盃賽自創辦以來第一次在獎杯上刻上中國人的名字。自從俞斌2000年在LG杯世界棋王戰奪得冠軍後,中國棋手就與世界冠軍“絕緣”。所以對於中國圍棋界來說,常昊的勝利可說是圓了中國圍棋界強烈的“世界冠軍夢”。
羅洗河
羅洗河,中國湖南省衡陽人,中國圍棋國手,被稱為“天才棋手”。他6歲開始學棋,10歲進入中國國家少年圍棋隊,1989年入段,2002年升為九段。
在2005年的第10屆三星杯世界圍棋公開賽中,羅洗河先後淘汰了韓國的趙漢乘、宋泰坤、李世石,又在半決賽中以2:1的成績,戰勝韓國棋手崔哲翰,最後在2006年1月的決賽中,以2:1戰勝素有“石佛”之稱的韓國棋手李昌鎬,獲得冠軍。而此前,李昌鎬在世界棋壇稱霸14年,從未在世界圍棋比賽的番棋決賽中輸給過非韓國棋手,羅洗河終結了這段歷史,並取得了他人生中第一個世界冠軍。
[編輯] 成績
* 第7屆名人戰挑戰權
* 第6屆“CCTV杯”四強
* 第5屆“霜花杯”冠軍
* 第10屆名人戰挑戰權
* 第1屆棋聖賽六段組冠軍
* 1994年:“新秀杯”冠軍
* 1999年:“聖雪絨杯”冠軍
* 2000年:“全國圍棋個人賽”冠軍,“CCTV杯”電視快棋賽亞軍
* 2001年:“LG杯世界棋王戰”、“三星火災杯”複賽;“全國個人賽”、“NEC杯”冠軍
* 2006年:第10屆“三星杯世界圍棋公開賽”冠軍。
古力
古力,中國重慶人,著名圍棋棋手,九段。
古力6歲學棋,1996年入段,1998年四段,2002年七段,95年進國家少年圍棋隊,1997年底拜聶衛平為師,2006年奪得LG杯冠軍後升為九段。
榮譽
* 1994年獲世界青少年圍棋賽冠軍
* 1999年獲聖雪絨杯圍棋王賽亞軍
* 代表重慶隊首次奪得全國團體甲級聯賽冠軍(1999~2003年連續五屆)
* 2001年第8屆新人王賽冠軍
* 獲第4屆中韓新人王對抗賽優勝
* 第二屆理光杯冠軍
* 2002年全國體育大會冠軍
* 2003年第17屆天元戰冠軍,中韓天元對抗優勝。
* 2004年NEC杯冠軍、阿含·桐山杯冠軍、第18屆天元戰冠軍。中韓天元對抗優勝、第17屆名人戰冠軍。
* 2005年第19屆天元戰冠軍、第18屆名人戰冠軍。
* 2006年LG杯冠軍、第20屆天元戰冠軍、第19屆名人戰冠軍。
* 2007年春蘭杯冠軍、第21屆天元戰冠軍(五連霸)、第20屆名人戰冠軍(四連霸)
楊士海
楊士海老師自1986年成為中國職業棋手後,便一直活躍於棋壇。1988年獲得”新秀賽”冠軍,同年取得浙江隊首次”全國團體賽”冠軍。
1989年獲選成為中日擂台賽代表之一,1993年摘下”霜花杯”全國青少年賽冠軍,1994年蟬聯”霜花杯”冠軍,1996年取得全國個人賽第四名。
1997年楊老師升為八段,1998年勇奪獲首屆棋聖賽八段組冠軍,以及第2屆樂百氏杯挑戰權等。
雖然楊老師於1999年移居香港,2000年他仍獲選代表中國參加春蘭杯世界賽,晉身16強。2001--2004年楊老師積極組建香港隊,參加中國圍棋乙級賽,於2004年升上甲級隊。
國際棋賽方面,楊老師分別於2002及2006年豐田盃世界賽代表香港出戰,穩奪獲亞洲區冠軍,世界賽進入16強。
今以香港為家,楊士海加盟妙手圍棋院並積極參與圍棋教學工作,致力提高香港本地圍棋水平,培養本地圍棋人才。
曹大元
曹大元,中國上海人,職業圍棋棋手,中國棋院九段。
曹1973年開始學棋,1982年定為六段,1986年升為九段,1994年獲得全國圍棋個人賽冠軍。曹大元的妻子楊暉也是著名圍棋棋手,多次獲得全國比賽冠軍。
陳耀燁
陳耀燁,出生於中國北京市,中國棋院職業圍棋九段。
職業生涯
* 2000年7月入段
* 2002年7月升為三段
* 2005年7月升五段
* 2007年6月因在亞洲杯電視快棋賽中打入決賽而晉升九段,成為世界上有史以來最年輕的九段。[1]
戰績
* 1998年、1999年全國少年集訓賽冠軍
* 2002年8月獲全國少年賽A組冠軍
* 2003年圍甲四連勝
* 2003年9月,獲世青賽冠軍
* 2005年LG杯正賽第二輪戰勝李昌鎬九段,並打進決賽
* 2005年9月奪全國圍棋個人賽男子甲組冠軍。
丁偉
丁偉,,中國雲南南華縣人,職業圍棋棋手,中國棋院九段。
丁1985年開始學棋,1992年入段,2007年升為九段。1997年,丁偉獲得全國圍棋個人賽冠軍。
豐雲
豐雲,中國遼寧人,世界上第二位女子圍棋職業九段,僅次於芮乃偉。
豐雲1975年開始學習圍棋,1982年被中國圍棋協會授予四段,1997年升為九段。她曾於1983年獲得全國圍棋個人賽女子組冠軍,並獲得過第二屆“寶海杯”世界女子圍棋錦標賽冠軍。
豐雲於2000年移居美國新澤西州,在當地開設有豐雲圍棋學校。
範西屏
範西屏(1709年-1769年),名範世勛,中國浙江海寧郭店人,著名圍棋棋手。
幼年拜浙江當地著名俞長侯為師,13歲時至杭州拜見前輩大師徐星友,16歲隨師游松江,屢勝當時名家而成名。時人之中僅有同鄉施襄夏為其匹敵。乾隆四年,兩人應平湖(又名當湖)張永年邀請,連續對弈十三局,現存棋譜十一局,史稱“當湖十局”,為中國古代圍棋代表作。
範一生以教棋為生,著有《桃花泉弈譜》。逝世後,袁枚為其作墓誌銘,稱贊道:“西屏之於弈,可謂聖矣。”譽其為“棋聖”。
過百齡
過百齡,也作「伯齡」,名文年,江蘇無錫人,是明末造詣最深、名聲最大的圍棋國手。
《無錫縣誌》中寫道:「開關延敵,莫敢仰視。因是數十年,天下之弈者以無錫過百齡為宗。」
清人錢謙益作詩讚頌過百齡,詩中寫道:「八歲童牙上弈壇,白頭旗纛許誰干,年來複盡楸枰譜,局後方知審局難。烏榜青油載弈師,東山太傅許追隨,風流宰相清平世,誰識沿邊一著棋。」
清代人秦松齡的《過文年傳》這樣寫:「百齡,名文年,為邑名家子,生而穎慧,好讀書,十一歲時,見人弈,則知虛實先後進退擊守之法,曰:是無難也。與人弈輒勝,於是閭黨間無不奇百齡者。」
過百齡的作品有《官子譜》、《三子譜》和《四子譜》等棋書。其中尤以《官子譜》價值最高,對收官問題做了全面透徹的論述,是中國第一部收官著作,並受到日本棋界的重視。
過百齡在棋壇馳騁一生,繼往開來,對明末至清乾隆時期圍棋的飛速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胡耀宇
胡耀宇,中國上海人,中國棋院圍棋八段。
胡6歲學棋,於1993年入段成為職業棋手,2003年升為八段。他在第4屆農心杯三國擂臺賽上取得5連勝,奠定了其在中國圍棋界的地位。2007年,他殺入第11屆LG杯世界棋王戰決賽,但在三番棋決勝局中以半目惜敗於臺灣代表周俊勛,屈居亞軍。
黃龍士
黃龍士名虯,又名霞,字月天,號龍士,以號行,江蘇泰州姜堰人,生於順治年代。清代圍棋國手,和范西屏、施襄夏並稱清代三大棋聖之一,康熙中期圍棋霸主,棋風不苟一格,留下十局名局"血淚篇",著《弈括》。
"血淚篇"為黃龍士授徐星友三子的十局棋局,為古代讓子棋的名局。
江鑄久
江鑄久,中國著名圍棋棋手,祖籍山東濟寧,出生於山西太原,現與妻子芮乃偉同為韓國棋院客座九段。
江出生於一個圍棋世家,6歲即開始學習圍棋,其大哥江鳴久為圍棋職業七段高手,姐姐江聲久也有業餘五段水平,在山西大學物理系教書,同時也開辦圍棋課。弟弟江玉久棋藝也不錯。1982年,江被中國圍棋協會定為五段。1984年,江在第一屆中日圍棋擂臺賽上連勝日本五位棋手,被破格晉升為八段,1987年晉升為九段。江還曾經取得過1989年全國圍棋個人賽亞軍等成績。
1990年,江的戀人芮乃偉因為種種原因被迫離開中國赴日本拜入吳清源門下,8月,江鑄久因為赴日本的請求被中國圍棋協會拒絕,轉而以私人身份赴美國留學,其後與芮乃偉團聚於美國,兩人於1992年結婚。1999年,江芮二人被韓國棋院接納為客座棋手至今。
芮乃偉
芮乃偉,中國上海人,世界第一位女子圍棋九段,目前為韓國棋院客座九段。
芮於1974年開始學習圍棋,1978年進入中國圍棋國家隊,1988年升為九段。1990年投入吳清源門下。
蘇耀國
蘇耀國,中國職業圍棋棋手,廣東廣州人,日本棋院八段。
蘇1991年赴日本學棋,1994年入段,2005年升為八段。他曾經於2003年奪得日本新人王戰冠軍。
唐奕
唐奕,中國職業圍棋棋手,上海人,中國棋院二段。
唐奕1995年開始學習圍棋,2002年入段,2007年奪得全國圍棋個人賽女子組冠軍。
唐莉
唐莉是中國職業圍棋棋手,重慶人,現為職業初段。她身高1.74米,相貌美麗,被稱為美女棋手。
唐莉從六歲起學棋,1996年獲得四川省第八屆省運會女子組冠軍。1998年成為職業初段,同年獲得全國少年兒童圍棋錦標賽女子少年組亞軍。
王磊
王磊,中國黑龍江省大興安嶺人,中國棋院圍棋八段。
王9歲學棋,1989年入段成為職業棋手,1999年升為八段,曾獲得第7屆三星保險杯世界圍棋公開賽亞軍。王棋風剛硬,善於搏殺。
吳淞笙
吳淞笙(1945年4月4日-2007年12月23日),中國上海人,祖籍福建莆田,著名圍棋棋手,中國棋院九段、韓國棋院客座九段。
吳1957年開始參加圍棋比賽,1959年入上海圍棋隊,多次取得全國比賽亞軍或季軍,與陳祖德並稱為“陳吳”。1978年在三番棋中擊敗日本九段牛之?撮雄,是第一位在番棋比賽中戰勝日本九段的中國棋手。1982年被中國圍棋協會定為九段。
1985年,吳移居澳大利亞,1989年成為韓國九段客座棋手,1999年回國,任中國圍棋協會培訓中心高級教練。2007年12月23日因突發腦溢血在澳大利亞悉尼市逝世。
謝赫
謝赫,中國圍棋職業棋手,山東青島人。自六歲起學棋,11歲時入段,2007年升為七段。2003年,在第8屆三星杯世界圍棋公開賽中擊敗崔哲瀚和李昌鎬,但負於趙治勛。
比賽成績
* 2005年,理光杯冠軍,全國圍棋個人賽亞軍
* 2004年,天元戰亞軍
* 2002年:霸王戰冠軍,全國圍棋個人賽冠軍
楊暉
楊暉,中國上海人,職業圍棋棋手,中國棋院八段。
楊1973年開始學棋,1982年定為五段,1991年升為八段,1980年獲得全國圍棋個人賽女子組冠軍,其後又六次奪冠。楊暉曾經在富士通杯比賽中擊敗日本超一流棋手武宮正樹。
其夫曹大元也是著名圍棋棋手,多次獲得全國比賽冠軍。
俞斌
俞斌,中國浙江天台縣人,中國棋院圍棋九段。
俞斌1982年被定為三段,早年棋風飄逸,有“小馬曉春”之譽。1991年升為九段,其後一度致力於電腦程序開發,導致成績上常年無突破,一度有“千年老二”之稱。後專心於棋藝,於2000年在第四屆LG杯世界棋王戰決賽中擊敗韓國四大天王之一劉昌赫九段奪冠。2005年,他再次進入第九屆LG杯決賽,但負於代表日本棋院出戰的臺灣棋手張栩。另外,俞斌還曾在第9屆和第16屆亞洲杯電視快棋賽中獲得冠軍。
張文東
張文東,中國北京人,職業圍棋棋手,中國棋院九段。現任中國圍棋協會副秘書長,中國圍棋甲級聯賽組委會副主任。
張1977年開始學棋,1982年定為初段,1993年升為九段,同年獲得全國圍棋個人賽冠軍。
周睿羊
周睿羊,出生於中國廣東深圳,著名圍棋棋手,中國棋院職業五段。
周1998年在父親的教導下開始學習圍棋。因為其父一心要培養其成為職業棋手,周遂棄學,全力學棋。2000年,周父辭去工作,帶周睿羊前往北京接受專業訓練。2002年入段,成為職業棋手。
2004年,周睿羊奪得晚報杯全國業餘圍棋錦標賽冠軍,2005年獲得富士通杯U15少年職業圍棋賽冠軍,併進入國家少年隊。其後他在中國圍棋甲級聯賽中代表北京海澱隊出任主將,接連戰勝常昊、李世石等高手,為海澱隊保級立下頭功,次年他又率海澱隊獲得圍甲聯賽第6名,衛冕富士通杯U15少年職業圍棋賽冠軍,中國棋院等級分排名也進入前10名。
周先後打入過天元戰、名人戰決賽,但均不敵古力,他還打入過倡棋杯決賽,負於邱峻。2007年3月8日,他奪得新人王戰冠軍。
周鶴洋
周鶴洋,出生於中國河南省洛陽市,是中國棋院的九段棋手。
職業生涯
* 1988年定為職業初段
* 1997年升為七段
* 1999年升為八段
* 2001年7月升九段
戰績
* 1992年全國個人賽第三名
* 1993年全國個人賽第三名
* 1996年全國個人賽冠軍
* 1998年全國個人賽冠軍
* 第十屆世界青少年圍棋錦標賽青年組冠軍
* 第四屆NEC杯冠軍
* 第二屆阿含-桐山杯冠軍
* 第二屆棋聖戰冠軍
* 第十五屆名人戰冠軍
韓國棋手
曹薰鉉
曹薰鉉,九歲入段,十九歲升五段,廿六歲升八段,廿九歲成為韓國第一位職業九段棋士。1980年首次包辦韓國全部9項冠軍,1982年再次成為韓國棋界的“全冠王”,
曹薰鉉自第13屆“霸王戰”奪冠後,連續十六年保持韓國“霸王戰”冠軍,自1973年在第14期“最高位戰”中奪冠以來,曹薰鉉己在韓國歷年大小棋戰中奪得超過130項冠軍,是為全棋界一項空前紀錄。
李昌鎬
李昌鎬,九歲拜曹薰鉉為師,兩年己入段,十七歲為六段棋士,更為了韓國棋界的九冠王,兩屆世界大賽冠軍。李昌鎬雖在第28期“最高位戰”、第24期“霸王戰”敗給老師曹薰鉉,但他戰勝所有其他對手的戰蹟已震驚整個棋界,這年,李昌鎬剛滿13歲。次一年,李昌鎬於第29期“最高位戰”再度挑戰,決賽中以3:2戰勝老師曹薰鉉,自此,韓國棋界“李昌鎬時代”正式來臨。來年,李昌鎬於第30期“最高位戰”、
第34期“國手戰”、 第8期“大王戰”再度擊敗曹薰鉉,第9期“帝王戰”戰勝徐奉洙,第8期“巴克期杯”戰勝劉昌赫,自此李昌鎬成為韓國棋界的天才少年棋手。及後,李昌鎬更取得第3、4期“東洋証?杯戰”此等世界級冠軍,當中更殺敗趙治勛、曹薰鉉等強手,令全世界棋壇為之震驚。
生平
* 1988年 首奪個人首座國內賽冠軍KBS棋王賽
* 1992年 東洋證券杯 (世界最年輕的冠軍)
* 1993年 東洋證券杯冠軍
* 1996年 富士通杯冠軍 東洋證券杯冠軍
* 1997年 LG杯、三星杯
* 1998年 東洋證券杯、富士通杯 三星杯冠軍
* 1999年 LG杯、三星杯冠軍
* 2001年 LG杯、應氏杯冠軍
* 2003年
首屆豐田杯、第四屆春蘭杯冠軍,完成世界大賽大滿貫,七大冠在手.
* 2004年 LG杯冠軍
* 2005年 春蘭杯冠軍
* 2007年
第三屆中環盃冠軍,追加完成二度大滿貫.國內賽冠軍數破百座
綽號:
少年姜太公,忍者龜,石佛,世界圍棋第一人,序盤背書中盤忍讓官子小贏,官子天下第一
戰績
國內戰績
頭銜 年份 期數
通算期數 備註
名人戰 1991年—2003年 第22—27,29-34期
12冠2亞二度6連霸
加德士盃 1997年 第2,3,6,8,9屆
通算5冠1亞
王位戰 1990年 第25,30-41屆
通算13冠2亞
國手戰 1990年 第34,37-41,45,46,49屆
通算9冠7亞
王中王戰 2005年 第2—3期
通算2冠1亞
十段戰 2005年 第1期
通算1冠
天元戰 2004年—2006年 第3—5期
通算3期(3冠1亞)
棋聖戰 1996年 第1-4屆
通算4冠
KBS棋王賽 1996年 第8,11,13,17,20,21,23,24,26期
通算9冠6亞
物價情報盃
2005年第1屆亞軍
新人王戰 1991年 第2-5,7屆
通算5冠1亞
新王戰 1990年 第5屆
通算1冠 已停辦
SBS盃連勝最強戰 1993年 第1-3屆
通算3冠1亞 已停辦
霸王戰 1993年 第29,30,32,35,36期
通算5冠1亞 已停辦
大王戰 1990年 第8-10,12-15期
通算7冠1亞 已停辦
最高位戰 1989年 第29-31,33-38期
通算9冠2亞 已停辦
國棋戰 1993年 第16-19期
通算4冠0亞 已停辦
棋王戰 1993年 第18-19期
通算2冠1亞 LG盃前身
* 新王戰共五期,1990年改製第1屆BC Card盃。1998改製為新人王戰。
* 棋王戰共20期,1996年改辦LG盃世界棋王戰。
國際戰績
盃賽 年份 期數
最佳成績 備註
應氏盃 2000年 第4屆
冠軍
豐田杯 2003年 第1期
冠軍
LG杯 1996年 第1,3,5,8期
四冠一亞
三星杯 1997年 第2-4期
三冠二亞
春蘭杯 2002年 第4-5屆
二冠一亞
富士通杯 1996年 第9,11期
二冠一亞
中環盃 2007年 第3屆
冠軍 本賽連續3回(1-3)
東洋證券杯(已停辦) 1992年 第3,4,7,8期
四冠
亞洲杯 1995年 第7,8,14屆
三冠四亞
趙南哲
趙南哲,韓國圍棋職業九段,韓國現代圍棋之父。
趙出生於全羅北道,1937年赴日本學習圍棋,拜著名棋手木谷實為師,1941年入段。1944年,趙南哲回到祖國,發願要將現代圍棋在祖國普及。
1946年,趙南哲創辦了漢城棋院,韓國職業圍棋正式出現。1950年,在趙南哲的組織下,韓國第一次舉辦了現代圍棋定段比賽,趙被定為三段,其他人被定為初段。但數天后朝鮮戰爭爆發,趙應徵入伍,漢城棋院也在戰火中被毀。
1955年,趙說服了韓國總統李承晚,組織了一個職業棋手代表團赴臺灣,同當地圍棋選手進行了國際對抗賽,並取得了勝利。這一次勝利鼓舞了韓國民眾低落的士氣,也使得趙和現代圍棋聲名大噪。不久,韓國的職業棋戰相繼成立,漢城棋院也於1968年得到重建,並改名為韓國棋院。
趙本人在50年代之後曾經長期獨霸韓國棋壇,直到後輩棋手金寅自日本留學歸來後方喪失統治地位。1983年被授予九段,1994年打入國棋戰本賽,成為打入職業棋戰本賽年齡最大的棋手。其侄趙治勛在其支持下赴日本留學,後成為日本棋界第一人。
趙在韓國享有很高聲譽,被譽為韓國當代偉人之一。2005年被韓國政府授予文藝界最高勛章。
2006年7月2日,趙在韓國首都首爾去世,享年83歲。
趙治勳
趙治勳,著名韓國旅日棋手。籍貫為韓國釜山。現屬日本棋院。
棋風重視實地,擅長與對手在中盤進行搏殺。對勝負非常執著,鬥志頑強,為了追求最完美的下法而陷入長考。同時也擅長於快棋。他的計算能力出眾見稱。善於治理孤棋和讀秒。人稱「鑽地鼴鼠」、「鬥魂」(意思是膽略非凡)。
年表
* 6歲。東赴日本,進入木谷實門下學棋。
* 1968年 11歲,通過職業棋手考試。以最小年齡的紀錄入段。同年二段。
* 1969年 三段。
* 1970年 四段。
* 1971年 五段。
* 1973年 六段。
* 1975年 七段。獲得首個重要賽事—職業十傑戰的冠軍,同時創下最小年齡奪冠紀錄。
* 1978年 八段。
* 1980年 擊敗名譽小棋聖大竹英雄,奪得名人稱號。此後在名人賽中五連霸,獲得首個名譽名人稱號。
* 1981年 四月九段。
* 1983年 完成圍棋大三冠。
* 1987年 擊敗小林光一九段,奪得天元稱號。成為日本歷史上首位大滿貫棋手。
* 1989年 奪回本因坊戰冠軍。此後連續十次蟬聯,號“二十五世本因坊治勛”。
* 1991年 在富士通杯世界圍棋大賽決賽中,與中國棋手錢宇平九段對戰,不戰而勝,獲得冠軍。
* 1996年 第二次完成圍棋大三冠。
* 2003年 擊敗韓國棋手樸永訓九段,奪得三星火災杯世界圍棋大賽冠軍。
* 2005年 擊敗4連霸的王立誠九段,奪回十段稱號。
* 2006年 擊敗山下敬吾九段,蟬聯十段。
* 2007年 擊敗結城聰九段,奪得NHK杯冠軍。十段三連霸。
* 2008年 1月至3月,在第32期棋聖戰七番勝負決戰中以3:4不敵山下敬吾棋聖,憾負;3月23日在第55回NHK杯決勝戰中執白半目惜敗於張栩名人,衛冕失敗;3月至4月,在第46期十段戰五番勝負決戰中以3:0慘敗給本因坊秀紳,失去“十段”頭銜,再次落入無冠境地,還原“二十五世本因坊治勛”的名譽稱號。
獲得日本七大圍棋稱號的次數
* 棋聖 8次
* 名人 9次
* 本因坊 12次
* 十段 6次
* 天元 2次
* 王座 3次
* 小棋聖 2次
創造紀錄
* 最年少入段 11歲9個月
* 本因坊連霸 10次
* 大滿貫完成 (棋聖、名人、本因坊、十段、天元、王座、小棋聖)
* 大三冠 4回 (1983年、1996年、1997年、1998年)
* 大三冠獲得數 29回
* 獲得最多冠軍數 71次
崔哲瀚
崔哲瀚,韓國職業圍棋棋手,韓國棋院九段。
崔哲翰早年在著名的權甲龍圍棋道場學棋,1997年入段成為職業棋手,立刻引起棋界的註意,與李世石、樸永訓和宋泰坤等新銳一道,向李昌鎬的棋壇霸主地位發起挑戰。
2004年,崔哲翰在連續奪取多個國內棋戰冠軍後升為九段。次年他打入了三項國際賽事的決賽,在中環杯中擊敗李世石奪得冠軍,但是在應氏杯和富士通杯中敗於常昊和李世石,獲得兩個亞軍。由於他取得一系列的輝煌戰績,在2005年底的時候,已經和李昌鎬、李世石和樸永訓並稱為“新四大天王”。
車敏洙
車敏洙,韓國裔美國職業撲克選手,同時也是韓國棋院職業圍棋四段。
車敏洙出生於漢城,早年師從李原植學習圍棋,於1974年入段,成為職業棋手,同年即殺入霸王戰決賽,但敗於當時的棋壇霸主金寅。由於服兵役,車敏洙中斷了圍棋生涯,後被其母親送往美國。在美國期間,他系統地學習了撲克理論,成為拉斯維加斯著名的撲克賭手。
在美國站穩腳跟後,車敏洙開始致力於推廣圍棋,為此,他被韓國棋院授予四段證書。在第二屆富士通杯中,車敏洙代表北美出賽,接連戰勝山城宏和大平修三兩位九段打入八強,在四分之一決賽中,他在擁有巨大優勢的情況下,終盤時突然出錯負於好友曹薰鉉九段,當時甚至有人懷疑其故意放水。次年,他在擊敗超一流棋手趙治勛九段後,再一次打入富士通杯八強。
車出版有自傳《All In》,其傳奇故事還被拍成為電視劇“《真情大賭註》”。
韓尚勛
韓尚勛,韓國職業圍棋棋手,韓國棋院二段。
韓來自金原圍棋道場,早年即負有才名,但在入段賽中卻屢遭挫折。在連續9年未能成功定段後,韓終於抓住最後一次機會,於2006年定段成功,成為職業棋手。在接下來的一年中,韓以初段身份掀起了一場風暴,接連擊敗古力、馬曉春、李昌鎬等棋壇霸主,在LG杯比賽中殺入決賽(1:2,亞軍),三星杯中殺入八強。
江鑄久
江鑄久,中國著名圍棋棋手,祖籍山東濟寧,出生於山西太原,現與妻子芮乃偉同為韓國棋院客座九段。
江出生於一個圍棋世家,6歲即開始學習圍棋,其大哥江鳴久為圍棋職業七段高手,姐姐江聲久也有業餘五段水平,在山西大學物理系教書,同時也開辦圍棋課。弟弟江玉久棋藝也不錯。1982年,江被中國圍棋協會定為五段。1984年,江在第一屆中日圍棋擂臺賽上連勝日本五位棋手,被破格晉升為八段,1987年晉升為九段。江還曾經取得過1989年全國圍棋個人賽亞軍等成績。
1990年,江的戀人芮乃偉因為種種原因被迫離開中國赴日本拜入吳清源門下,8月,江鑄久因為赴日本的請求被中國圍棋協會拒絕,轉而以私人身份赴美國留學,其後與芮乃偉團聚於美國,兩人於1992年結婚。1999年,江芮二人被韓國棋院接納為客座棋手至今。
金寅
金寅,韓國職業圍棋棋手,韓國棋院常務理事、九段。
金1958年入段,在升為四段後於1962年赴日本木谷實門下學棋,次年回國,被日本棋院認定為三段。1983年升為九段,是韓國第三位圍棋九段。在曹薰鉉回到韓國之前,他擊敗前輩趙南哲等人,成為韓國棋壇霸主。
李世石
李世石,韓國圍棋九段棋手,生於韓國全羅南道偏僻的飛禽島,所以又被稱為飛禽島少年。
職業生涯
* 師從韓國權甲龍圍棋道場,1995年入段, 1998年二段, 1999年三段
* 2003年因獲LG杯冠軍直接升為六段
* 2003年4月獲得韓國最大棋戰KT杯亞軍,升為七段
* 2003年7月獲第16屆富士通杯冠軍後直接升為九段
戰績
國內:
* GS加德士杯:第7,11屆 冠軍 通算二期
* 天元戰(博卡斯杯):第5屆冠軍 通算一期
* 新人王戰(BC杯): 第12屆冠軍 通算一期
* 物價情報杯: 第2屆冠軍 通算一期
* 新銳連勝最強戰: 第1屆冠軍 通算一期
* 麥心杯: 第6-7屆冠軍 通算二期
* SK杯-新銳十傑戰: 第6屆冠軍 通算一期
* KBS棋王賽: 第25屆冠軍 通算一期
* 倍達王戰: 第8屆冠軍 通算一期
* KTF杯: 第1屆冠軍 通算一期
* 2000年:職業比賽32連勝,榮獲韓國最優秀棋士獎
國際:
* LG杯:2003年第7屆冠軍,2001年第5屆亞軍
* 豐田杯:2005,2007年第2-3屆冠軍
* 三星杯:2004年第9屆冠軍、2008年第12屆冠軍
* 富士通杯:2002,2003,2005年第15,16,18屆冠軍
* 中環杯:2005年第2屆亞軍
共八個世界冠軍、二個亞軍.
朴永訓
朴永訓,韓國職業圍棋棋手,韓國棋院職業九段。
朴永訓早年在父親的影響下開始學棋,後師從崔圭丙九段,1999年入段成為職業棋手。在韓國棋院新的升段規定下,朴永訓由於在2004年接連取得良好戰績而從四段火箭般竄升至九段,成為韓國有史以來最年輕的九段,也是從初段到九段升級最快的棋手(4年零7個月)。
朴曾在2004年擊敗依田紀基和王立誠,連續奪得富士通杯和中環杯兩項世界大賽冠軍,並曾打入過2003年三星杯決賽,負於趙治勛。2007年7月,朴擊敗李昌鎬,再次奪得富士通杯冠軍。
樸正祥
樸正祥生於韓國,在許壯會道場學習圍棋,2000年入段,2003年升為四段,2004年贏得首個國內比賽頭銜SK煤氣杯。2006年在國際比賽富士通杯先後戰勝江嗚久、羽根直樹、常昊、崔哲瀚和周鶴洋獲得冠軍,直升為六段,這也是韓國棋手在國際比賽贏得的連續第9個冠軍。樸同年升為九段。
柳時熏
柳時熏,韓國著名圍棋棋手,日本棋院職業九段。
柳出生於漢城,於1986年前往日本學棋,拜在大枝雄介九段門下,1988年入段,2003年升為九段。他曾四次取得日本天元戰冠軍(1994-1996,2000),一次取得日本王座戰冠軍(1996)。
徐奉洙
徐奉洙,韓國職業圍棋棋手,韓國棋院九段。
徐1970年入段,1986年升為九段。在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中,他是曹薰鉉稱霸韓國棋壇的主要對手。兩人交鋒超過350次。直到1990年代,他仍與曹薰鉉、李昌鎬、劉昌赫並稱為韓國圍棋四大天王。1992年,他在第2屆應氏杯決賽中3-2擊敗大竹英雄取得冠軍。1996年在第六屆SBS三國圍棋擂臺賽上,他取得九連勝,憑一人之力就為韓國隊取得勝利。
劉昌赫
劉昌赫,韓國著名職業圍棋棋手,韓國棋院九段。
劉出生於漢城,早年依靠自學成才,雖然9歲起就獲得過許多業餘比賽冠軍,但始終無法獲得職業身份。1984年取得了世界業餘圍棋錦標賽亞軍,僅敗給了中國專業棋手王群。回國後,劉終於突破瓶頸,在定段賽上取得10勝1負,成功入段成為職業棋手。
1986年,劉在升到三段後因為需要服兵役而暫時離開棋壇。1988年,劉回歸棋壇,以三段身份一舉擊敗霸主曹薰鉉,奪取第一個頭銜——“大王”,登上棋壇頂端。在其後的數年中,劉戰績彪炳,與曹薰鉉、李昌鎬、徐奉洙並稱為韓國四大天王。1993年,劉擊敗曹薰鉉奪取富士通杯冠軍。1996年,與李昌鎬一同被授予九段。此後,他又曾奪取過應氏杯、富士通杯、三星杯、春蘭杯和LG杯冠軍。
但是就在其棋藝巔峰時刻,劉昌赫卻遭到了家庭悲劇,2004年2月29日,其妻著名電視主持人金兌姬在家中因抑鬱症而突然去世。受此打擊,劉昌赫一蹶不振,再也沒能打入世界大賽的決賽。
日本棋手
阪田榮男
阪田榮男,日本著名圍棋棋手,二十三世本因坊。
個人經歷
* 1920年2月15日,出生於東京都大森區大森六丁目二,七八三(現為大田區大森東二丁目)。父阪田榮七,有兄一人,姐一人。
* 1928年,師從女棋手增淵辰子三段門下。時,增淵授七子,阪田負。不久入日本棋院的少年研究會,院生。
* 1935年,入段。春季大手合6勝2敗,列三等;秋季大手合6月2敗,列六等,升二段。
* 1936年,春季大手合5勝3敗,列十四等;秋季大手合6月2敗,列五等。
* 1937年,春季大手合4勝3敗1和,列六等;7月,升三段,秋季大手合7勝1敗,列優勝一等。
* 1938年,春季大手合7勝1敗,列優勝一等;7月,升四段,後期大手合成績為7勝1敗,列二等。
* 1943年,《棋道》新銳三棋士爭霸戰,高川、藤澤(庫)、阪田循環賽中,3勝1敗獲優勝。
* 1944年,應徵入伍,服役於東京、麻布東部十二部隊,一個半月後退伍。
* 1946年,前期大手合5勝1敗,列二等;後期大手合3勝2敗,列五等。升七段。後援會“阪田會”創建。
* 1947年,脫離日本棋院,與前田陳爾七段、?原武雄五段、山部俊郎四段、桑原宗二三段等組織創建“圍棋新社”。
* 1948年,讀賣三番棋(先相先)對吳清源八段,三連敗。5月3日,與?島久子成婚。
* 1949年,復歸日本棋院。7月,長女愛子出生。
* 1950年,開辦“阪田圍棋教室”;獲第6期本因坊戰,挑戰權。
* 1951年,5月,第1期日本棋院最高段者錦標戰優勝,獲第一個頭銜。
* 1952年,4月,“阪田後援會道場”創辦。6月,升八段
* 1953年,對吳清源九段六番棋,分先4勝1敗1和。
* 1954年,對吳清源九段十番棋,2勝6敗。
* 1955年,升九段。
* 1958年,長子一之出生。
* 1961年,年度總戰績39勝14敗1和(勝率73.1%)創最高勝率記錄。
* 1962年,對吳清源特別三番棋,2勝1敗。“榮壽會”開始活動。
* 1963年,頭銜戰首位“本因坊·名人”《阪田榮男譜集》全三捲(誠文堂新光社)發行。
* 1965年,《勝》(德間書店)發行。
* 1967年,“阪田圍棋中心”開辦。
* 1978年7月至昭和1986年6月任日本棋院理事長,
* 2001年2月引退,現有名譽本因坊(二十三世本因坊榮壽)、名譽日本棋院選手權者及名譽NHK杯選手權者。
一生1683局1032勝641敗10和 勝率61.3%,獲64個冠軍。
棋風犀利,有「剃刀」、「治孤阪田」與「大阪田」之稱。
門下
* 新垣武九段
* 佐佐木正七段
* 河野光樹六段
* 中山薰二段。
升段情況
1935年入段,同年二段,1937年三段,1938年四段,1940年五段,1943年六段,1948年七段,1952年八段,1955年九段。
主要成績
* 1951年:獲第六期本因坊挑戰權。
* 1961年:挑戰高川本因坊成功就任第16期本因坊(號榮壽)以後達成七連霸(1998年(名譽本因坊)開始二十三世本因坊)。
* 1963年:第2期名人戰優勝,戰史上初次名人本因坊頭銜集於一人(名人位2期)。第1回秀哉賞(名人?本因坊獲得)。
* 1964年:30勝2敗記錄,名人本因坊.日本棋院選手權,職業十傑.王座.日本棋院第一位.NHK杯(除十段位)七冠王。十段位共獲5期,日本棋院選手權共12期(名譽日本棋院選手權者),職業十傑戰3期,王座7期,日本棋院第一位4期,NHK杯11期(名NHK杯選手權者),JAA杯2期,快棋選手權,獲日本一系列頭銜64項。曾29連勝。
榮譽
* 1964年,第一回秀哉獎。
* 1965年,第二回秀哉獎。
* 1968年,第一回棋道獎最優秀棋士獎。
* 1973年,第十回秀哉獎。第六回棋道獎最優秀棋士獎。
* 1980年,授紫綬褒章受章。
* 1981年,授NHK放送文化獎受賞。
* 1988年,大倉喜七郎賞。
* 1990年,授勛二等瑞寶章,東京都文化賞,J.C賞。
* 1992年,評選為首屆《文化功勞者》,1000勝達成(第1人)
本因坊秀哉
本因坊秀哉(1874年-1940年),原名田村保壽,第21代本因坊,九段名人。日本著名圍棋棋士,舊體制下最後一位名人、本因坊。名田村保壽,生於東京。八歲能棋,十歲為方圓社塾生,十三歲入段,與石井千治、杉岡榮次郎同稱「方圓社三小僧」。
1891年出外流浪,一無所成。1892年改入秀榮門下,同年升四段。1897年五段,1900年六段,1905年七段。1908年襲本因坊位,升八段。
1914年被推舉為名人。1926年代表棋院戰勝棋正社雁金準一。1933年與五段以上棋手優勝者吳清源對局。1938年與木谷實七段下引退棋。晚年將本因坊名義轉讓日本棋院。棋風雄肆奔放,被譽為「不敗之名人」。
趙治勳
趙治勳,著名韓國旅日棋手。籍貫為韓國釜山。現屬日本棋院。
棋風重視實地,擅長與對手在中盤進行搏殺。對勝負非常執著,鬥志頑強,為了追求最完美的下法而陷入長考。同時也擅長於快棋。他的計算能力出眾見稱。善於治理孤棋和讀秒。人稱「鑽地鼴鼠」、「鬥魂」(意思是膽略非凡)。
年表
* 1962年 6歲。東赴日本,進入木谷實門下學棋。
* 1968年 11歲,通過職業棋手考試。以最小年齡的紀錄入段。同年二段。
* 1969年 三段。
* 1970年 四段。
* 1971年 五段。
* 1973年 六段。
* 1975年 七段。獲得首個重要賽事—職業十傑戰的冠軍,同時創下最小年齡奪冠紀錄。
* 1978年 八段。
* 1980年 擊敗名譽小棋聖大竹英雄,奪得名人稱號。此後在名人賽中五連霸,獲得首個名譽名人稱號。
* 1981年 四月九段。
* 1983年 完成圍棋大三冠。
* 1987年 擊敗小林光一九段,奪得天元稱號。成為日本歷史上首位大滿貫棋手。
* 1989年 奪回本因坊戰冠軍。此後連續十次蟬聯,號“二十五世本因坊治勛”。
* 1991年 在富士通杯世界圍棋大賽決賽中,與中國棋手錢宇平九段對戰,不戰而勝,獲得冠軍。
* 1996年 第二次完成圍棋大三冠。
* 2003年 擊敗韓國棋手樸永訓九段,奪得三星火災杯世界圍棋大賽冠軍。
* 2005年 擊敗4連霸的王立誠九段,奪回十段稱號。
* 2006年 擊敗山下敬吾九段,蟬聯十段。
* 2007年 擊敗結城聰九段,奪得NHK杯冠軍。十段三連霸。
* 2008年 1月至3月,在第32期棋聖戰七番勝負決戰中以3:4不敵山下敬吾棋聖,憾負;3月23日在第55回NHK杯決勝戰中執白半目惜敗於張栩名人,衛冕失敗;3月至4月,在第46期十段戰五番勝負決戰中以3:0慘敗給本因坊秀紳,失去“十段”頭銜,再次落入無冠境地,還原“二十五世本因坊治勛”的名譽稱號。
獲得日本七大圍棋稱號的次數
* 棋聖 8次
* 名人 9次
* 本因坊 12次
* 十段 6次
* 天元 2次
* 王座 3次
* 小棋聖 2次
創造紀錄
* 最年少入段 11歲9個月
* 本因坊連霸 10次
* 大滿貫完成 (棋聖、名人、本因坊、十段、天元、王座、小棋聖)
* 大三冠 4回 (1983年、1996年、1997年、1998年)
* 大三冠獲得數 29回
* 獲得最多冠軍數 71次
本因坊道策
本因坊道策(1645年-1702年),日本職業圍棋手,第四世本因坊,名人棋所,被譽為擁有“十三段棋力”。
道策生於石見國,本姓山崎,幼名三次郎,師承本因坊道悅,1677年成為本因坊和名人棋所,曾開創手割理論。
黃翊祖
黃翊祖,台灣臺北市人,鄭銘?九段門下,2002年入段、同年二段、2003年三段、2005年四段、同年七段,日本棋院東京本院所屬,與井山裕太同為日本圍棋界最受矚目的新星.
2005年:打入第31期名人循環圈. ☆18?6個月,當時為史上最年少記?(隔年被井山裕太以17歲10個月打入棋聖循環圈超越). ☆打入名人循環圈,升為七段.
2006年:第31期新人王戰準優勝,打入第31期名人循環圈(2期連續).
2007年:第12回三星火災杯本戰出場.為當年度新人賞得主。
羽根直樹
羽根直樹,日本著名圍棋棋手,日本棋院中部本部職業九段,其父為著名棋手羽根泰正九段。
羽根出生於三重縣志摩市,從小跟隨父親學棋,1991年入段,2002年升為九段。他曾三次奪得天元戰冠軍(2001、2002、2003),兩次奪得棋聖戰冠軍(2004、2005),與張栩、山下敬吾和高尾紳路併成為“若手四天王”。
橋本宇太郎
橋本宇太郎(1907年2月27日-1994年7月24日),日本職業圍棋棋手,號昭宇。
橋本宇太郎拜於瀨越憲作門下,是吳清源和曹薰鉉的師兄。創立了關西棋院(與日本棋院分庭抗禮)。他在進行第3期本因坊挑戰賽的第2局,恰遇廣島原子彈爆炸,即載入棋史的「核爆下的本因坊戰」。他不為所動,繼續對局,體現了棋手視圍棋高於生命的敬業精神。他與阪田榮男的「升仙峽大逆轉」之局被收編入日本圍棋史而流芳百世。他在日本棋壇一線奮戰半個世紀,被譽為「風雪仙翁不老松」。
本因坊秀策
本因坊秀策(1829年6月6日-1862年9月3日),日本江戶時代的圍棋棋士,被許多人認為是圍棋黃金時期(19世紀中期)當中最偉大的棋士。
本因坊秀策的父親名為桑原輪三,母親名為龜,家中次男。日本文政12年(相當於西元1829年)出生於日本的因島市外浦町。
原名桑原虎次郎,出生於日本因島(今廣島縣尾道市)。傳說,3、4歲的時候,只要給他棋子就會停止哭泣,然後就會將黑白起排著玩。他的母親在5歲的時候開始教他圍棋,到他6歲的時候,整個村落無人可以當棋敵手,7歲的時候,與三原公城淺野公對弈後,被認為棋力穩定。後拜竹原寶泉住持葆真和尚為師。
九歲的冬天,經由淺野公的推薦,虎次郎前往江戶(註:現在東京一帶),進入本因坊家中成為本因坊丈和之弟子。十一歲的時候,取得初段認定後回到故鄉,淺野公賜予虎次郎當時一般家臣五人份的薪俸。十五歲時,取得了四段的認定後,改名為秀策(註:日本人跟中國人一樣,小時候會有一個幼名,成人禮《或稱為元服》後,會再有另外一個名字。跟中國人的『字』很類似。)十七歲的時候,他的薪俸增加到一般家臣的十二倍,十八歲的時候,在大阪與幻庵因硯對弈後,因而博得『赤耳妙手』的名號。
自幼投在本因坊秀和門下,很早便顯示出超凡的資質。在井上幻庵與本因坊秀和的第三次對決時,棋至中盤,幻庵精心設下了能置對手於死地的圈套,而包括當局者秀和在內的現場所有高手都未能看破,卻唯有當時年方十四歲以弟子身份在一旁遞茶伺候的秀策看出了盤面的殺機,遂詳做失手令茶盞翻倒,在秀和抬頭時以眼色示警,令秀和重新審視局面,這才躲過一劫。不過,在那時秀策的實力除秀和外還不為人所知,直到他數年後一次在外旅行時,偶遇已引退的井上幻庵交手之時連連獲勝,這才名動四方,震驚了棋壇。而這才只不過是秀策光芒萬丈的棋聖生涯的開始。
秀策二十歲時,被定為第十四世的本因坊的繼承人(不過並未成為十四世本因坊),並與其師丈和之女結婚。被秀和正式指定為本因坊一門的繼承人,並開始在御城戰中出場。誰也沒有想到,在此後直到秀策去世的十數年中,秀策竟在強者林立的御城棋戰中保持全勝!而且,敗在他手下的各家棋士,無不輸得心悅誠服。如此神乎其技,令人不禁聯想到兩百年前的本因坊道策,而更難得的是,秀策雖有如此冠絕古今的實力,為人卻極溫文謙和,因此,同代棋士大多與他交好,在他三十多歲染病英年早逝時,整個日本圍棋界都為哀痛。可能是史上最強棋士的秀策,卻因為辭世太早,連本因坊家掌門都沒有當上。
秀策是三位獲得「棋聖」稱號的棋士之一,另兩位是本因坊道策及本因坊丈和。1846年與井上幻庵因碩對弈中下出了「耳赤的一手」,可能是圍棋史上最有名的一步棋。
秀策20歲時就成為了本因坊的繼承人,但尚未繼承就因病去世了。後人仍稱他為本因坊秀策。
石田芳夫
石田芳夫,日本著名圍棋棋手,日本棋院職業九段。棋界人士給予石田芳夫「人間電腦」的封號,即在於他具有「正確的形勢判斷」與「正確的細算能力」。
石田出生於愛知縣,1956年開始學棋,後進入木谷實圍棋道場,1963年入段成為職業棋手,1971年擊敗林海峰,獲得本因坊戰冠軍,號秀芳。次年晉升九段,創下11年升為九段的最快記錄,並擊敗林海峰奪得名人戰冠軍。1975年奪得本因坊五連霸,取得名譽24世本因坊的資格。他還奪得過1974年和1978年王座戰、1984年天元戰冠軍。石田還獲得過1987年、1990年和2001年的NHK杯快棋賽冠軍。石田芳夫與加藤正夫九段、武宮正樹九段並稱為“木谷門下三虎將”("三羽烏")。
加藤正夫
加藤正夫(1947年3月15日—2004年12月30日)是日本著名圍棋選手,年輕時棋風凌厲,下棋好殺,被棋界稱為“天煞星”或“劊子手”,後來棋風變得穩重,常在收官中以微弱優勢取勝,又被稱為“半目加藤”。
加藤正夫出生於日本的福岡,1959年投師於木谷實門下,加入木谷道場,1964年成為初段,與石田芳夫九段、武宮正樹九段並稱為“木谷門下三虎將”("三羽烏")。
加藤共獲得過47個大小頭銜,勝局數在日本歷史上列第2位。1977年,加藤九段以4勝1負戰勝本因坊武宮正樹,改名“加藤劍正”(日文寫法為“加藤?正”),此後實現本因坊三連冠。2002年,他再度挑戰本因坊,以4勝2負的戰勝王銘琬本因坊,時隔23年重返本因坊位,為年紀最大的本因坊。七大頭銜(棋聖、名人、本因坊、王座、十段、天元、碁聖)除棋聖外皆有獲得過。2004年出任日本棋院理事長,成為日本棋院理事以後對存在很多年的大手合進行改革,極大的緩解了日本棋院的經濟赤字,在同年12月於日本東京去世。
小林光一
小林光一(1952年9月10日-),日本職業圍棋棋手,日本棋院職業九段,生於北海道旭川市,入木谷實門下,為七大弟子之一,後娶師姐木谷禮子為妻,育有長女小林泉美、長子小林太平。泉美之夫為著名旅日台灣棋手張栩九段。小林光一以攻擊銳利、形勢判斷精確見稱,創有流行一時的「小林流佈局」。經常使用的摺扇上有「飛翔」二字。
昭和40年(1965年)木谷實門下入門。42年(1967年)入段、同年二段、43年三段、44年四段、45年五段、47年六段、49年七段、52年八段、54年九段。
昭和52年第2期天元戰中,首次獲得七大冠。
59年第22期十段戰中,破加藤正夫十段奪位(之後十段位三連?)。
60年第10期名人戰中,4-3破趙治勛名人,初次登頂名人。同年第11期天元位奪取。
61年第10期棋聖戰中,阻止趙治?棋聖四連?,登頂棋聖。同年第33期NHK杯初次稱?。一時之間,赫赫五冠王。
61年起,棋聖八連?,獲得名譽棋聖資格。
平成5年碁聖戰六連霸,獲得名譽碁聖資格。
6年,名人七連?,獲得名譽名人資格。
7年,NEC杯優勝。
9年,富士通盃世界選手?優勝,首度登頂世界冠軍。同年龍星戰優勝。
10年,重登天元位。
11年,擊敗彥阪直人十段,奪十段位,並獲得碁聖位。同年阿含?桐山杯優勝。
12年,十段防衛。
13年,碁聖戰,破山下敬吾,碁聖奪取。
14年,碁聖防衛。第11期龍星戰優勝。
15年,第12期龍星戰優勝。
16年,第51期NHK杯優勝。第23期NEC杯優勝。
曾經獲得59個頭銜,為日本圍棋頭銜獲得數紀錄排行第三名(僅次於趙治勳、阪田榮男)
武宮正樹
武宮正樹(1951年1月1日-),日本棋院職業圍棋棋手,生於東京,入木谷實門下,與石田芳夫,加藤正夫並稱木谷三羽鳥。
棋風稱宇宙流,不惜放棄邊角,以中腹為目標,用黑棋時幾乎全部用三連星開局,深受業餘棋友喜愛。
履歷
* 1962年 11歲師從田中三七一。成為日本棋院院生。
* 1965年 木谷實門下入門,同年入段。
* 1966年 成為十傑,同年二段。
* 1967年 成為三段。
* 1968年 得十傑戰第8名,同年四段。
* 1969年 成為五段。
* 1970年 成為六段。
* 1971年 得第一個頭銜首相杯,進入本因坊循環圈。
* 1972年 成為七段。
* 1973年 再得首相杯。
* 1975年 成為八段。
* 1976年 4比1挑戰石田芳夫得勝,得本因坊,號秀樹,同年得秀哉賞。
* 1977年 成為九段。
* 1980年 4比1挑戰加藤正夫得勝,重奪得本因坊。
* 1982年 得NEC杯。
* 1985年 4比1挑戰林海峰得勝,第三次奪得本因坊。
* 1986年 4比1衛冕山城宏得勝,第四次奪得本因坊。
* 1987年 4比1衛冕山城宏得勝,第五次奪得本因坊。
* 1988年 4比1衛冕大竹英雄得勝,第六次奪得本因坊,改號正樹,同年得富士通杯。
* 1989年 再奪富士通杯,得NHK杯,得亞洲杯。
* 1990年 得亞洲杯,得鶴聖戰。
* 1991年 得亞洲杯。
* 1992年 得十段,得亞洲杯。
* 1993年 得十段。
* 1994年 得十段。
* 1995年 4比1挑戰小林光一得勝,得名人。
著作
『中級佈局』、『二連星』、『三連星』
『宇宙流大作戰』、『宇宙流基本知識』、『宇宙流傑作選』
『武宮流三連星:序盤至中盤戰術』、『攻防的手筋』、『星的威力』
小林覺
小林覺,日本著名圍棋棋手,日本棋院職業九段。
小林出生於長野縣松本市,3歲即開始學棋,後進入木谷實門下修行,1974年入段1987年升為九段。小林曾經於1995年相繼奪取棋聖戰和小棋聖戰兩項優勝。2000年,小林在中國參加春蘭杯比賽時,醉酒後打傷柳時薰,因此被日本棋院處以停賽一年的處罰。
在國際棋賽上,小林覺1986年在中日圍棋擂臺賽上取得五連勝,1989年獲得亞洲杯電視圍棋快棋賽亞軍,1997年相繼獲得東洋證券杯和三星杯兩項比賽的亞軍,1999年獲得富士通杯第三名。
小林覺之女小林清芽是中國著名棋手聶衛平之子孔令文的妻子。
木谷實
木谷實(1909年1月25日-1975年12月19日),傑出的日本圍棋手。於1926年,棋正社嚮日本棋院挑戰的「院社對抗戰」中一口氣連勝十場,一戰成名,被稱為「怪童丸」。
曾和吳清源一起創造了新佈局,後與之進行十番棋,多負。1937年,28歲的木谷實從東京移居平塚,開設木穀道場。木谷實周遊全國,甚至到韓國去發掘有才能的弟子,培養了大竹英雄、石田芳夫、趙治勳、加藤正夫、武宮正樹、小林光一、小林覺等諸多圍棋一流高手。1970年,木穀道場突破200段。2004年3月28日,木谷一門突破了500段,被稱為世界棋壇第一大門派。直到今天,每年10月當地都會舉行有木谷實門生參加的70名職業棋手對業餘棋手的500多面打大會。
王立誠
王立誠(1958年11月7日-),臺灣南投人,旅日棋士。王立誠小時候即有神童之稱,後經過沈君山考核後,於1971年赴日本學棋,投身於迦納嘉德九段門下。1972年成為日本棋院初段,1988年晉升九段。
王立誠圍棋成長之路恰逢日本「六超」時代,因此如同代棋士一樣,奪冠之路屢屢受到「六超」壓制。後師從吳清源九段學習,深得「廿一世紀圍棋」之精髓,於是棋力更上層樓,與依田紀基、王銘琬、趙善津等中生代棋手共同終結「六超時代」。並在2000年中登上日本第一人「棋聖」位。
王立誠棋風勇武善戰,尤其擅長於中盤之力戰,常常在開局逆境下透過中盤強手迭出,逆襲成功,是少數不畏懼韓流亂戰棋風的日本棋手,尤其對曹薰鉉保持極高的勝率是日本棋手的異數。
王立誠年少時與小林覺、山城宏、並稱為「青年三羽烏」,是當時日本棋界看好的三位才俊。三人曾組聯軍挑戰當時第一人趙治勳,惜因三人棋風彼此不配合而輸的甚慘。
邁入廿一世紀後,王立誠一度手握「棋聖」、「十段」、「王座」三冠,為日本棋界第一人。惜因為耳疾困擾,於2003年痛失棋聖位後,棋力開始走下坡。2005年十段戰被趙治勳所擊敗,痛失唾手可得之「名譽十段」。
王立誠目前雖然沒有七大頭銜,但仍是三大循環圈的常客,為日本棋院中堅棋手。門下張豊猷七段。
生平
* 1971年赴日本。
* 1972年通過門檻,日本棋院初段。
* 1981年新人王頭銜奪取。
* 1992年富士通盃亞軍,首度在世界棋戰嶄露頭角。
* 1995年王座位奪取,第一個七大頭銜。
* 1998年LG杯世界棋王奪取,首獲世界冠軍。
* 2000年棋聖位獲得,登頂日本第一人。再獲春蘭杯,世界第二冠。
* 2001十段位獲得。
* 2003年丟失棋聖位。
* 2005年丟失十段位,無冠狀態。
升段過程
* 1972年入段
* 1973年二段
* 1975年三段
* 1976年四段
* 1978年五段
* 1981年六段
* 1982年七段
* 1985年八段
* 1988年九段
重要頭銜
* LG世界棋王:1998
* 春蘭杯:2000
* 棋聖:2000~2002,三連霸
* 十段:2001~2004,四連霸
* 王座:1995,1999~2001,三連霸
* 鶴聖:1989、1993、1999、2000,四冠
* 新人王:1981
* NHK杯:199
* JT杯:1995
* 新銳杯:1983
* 日本棋院認可頭銜數:22,為現役棋手中第11位。
* 2008年2月14日,於第63期本因坊預賽中擊敗井口豊秀七段,生涯戰績累計第1000勝,為日本棋界第九位勝數達至千勝的棋手。
編註:目前日本棋界共九位千勝棋手,按照其獲得千勝之順序為:阪田榮男、林海峰、加藤正夫、小林光一、趙治勳、大竹英雄、羽根泰正、武宮正樹、王立誠。目前接近千勝的有:石田芳夫、依田紀基、小林覺等人。
重要榮譽
* 平成12年:第34回棋道賞「最優秀棋士賞」受賞
* 平成12年:棋道賞「國際賞」受賞,棋道賞受賞總計12回
* 平成12~14年:日本棋手獎金排名第一位
* 平成15年:通算900勝達成
* 平成20年:通算1000勝達成
大竹英雄
大竹英雄,日本職業圍棋棋手,日本棋院九段。他的棋風極為厚實,可以說是日本棋手中棋風最為厚實的一位。他極為註重棋形的美感,認為難看的棋形根本不能下,那樣會玷污棋譜,因此被人稱為“美學棋士”。
大竹出生於福岡縣北九州市,1951年拜木谷實為師,1956年入段。職業生涯共獲得48個冠軍,其中包括7次小棋聖、5次王座、4次名人、1次王座,同林海峰一道開創了日本圍棋的“竹林時代”。1992年獲得富士通杯冠軍。
林海峰
林海峰,祖籍中國浙江寧波,日本知名職業圍棋選手,七大頭銜(棋聖、名人、本因坊、王座、十段、天元、碁聖)除棋聖外,其他榮譽皆曾獲得。
林海峰的棋風厚實均衡,韌性極強,不易被擊倒。棋界稱他為「不死鳥」或「長青樹」。
早年生活
林海峰出生於抗戰時間的上海,國共內戰時隨父母遷徙至台灣,其母卻於1947年左右病死於喉結核。
林海峰父為林國珪,母為洪毓賢,而林海峰為林國珪九位子女中最年幼的,最年長則即為教導林海峰下棋的兄長林海濤。
嶄露頭角
林海峰曾就讀女師附小,後因其父投資失利,輾轉往北投及臺中,常與家人及圍棋名手對奕,棋力進步神速。遂於1951年11月11日參加臺北中央日報舉辦之全國圍棋賽,參賽時僅九歲,為兩百餘參賽者中年齡最小者。
首戰迎戰浙江同鄉何甫堂,大勝四十六目半,震撼全場,隔日中央日報予以大篇幅報導,描述生動:
「他雖然只有九歲,但在臺灣棋界並不陌生,去年就以嶄露頭角。他學棋完全是受他爸爸影響,加以常有一些圍棋名手去他家玩,更給予他極好的觀望機會。七歲起,他開始在棋盤上下子玩玩,誰知一玩之下,成就驚人,兩年中,從六級一下一直竄升到四級的程度。昨天,他敘述他的學棋歷程,曾舉了一個例:前年我爸爸讓我四子,於今,我倒要讓爸爸五子了。他現在就讀臺中東區國小唸三年級,成績還可以,數學最好,唯一令家人苦惱的是:他太聰明,太頑皮了。他雖然會下棋,但是不願多下,今年四月到五月,根本沒有摸過棋盤。談到這裡,他爸爸不由得嘆口氣說:我每週一定得強迫他一定得下一盤,有時還得利用賞金,鼓勵他的興趣。」
經媒體的極力讚揚,林海峰遇上許多慕名而來的圍棋名流,甚至擊敗了教育部長程天放。
而後於1952年8月1日,中華民國圍棋協會為慶賀旅日棋士吳清源在日本「升降十番棋」中全勝記錄,便邀請來臺,授予「大國手」稱號,同行者包括其夫人及棋士本田幸子初段。
圍棋協會理事長周至柔特地邀請吳大國手和林海峰於8月3日對奕一局,賽場設於臺北中山堂光復廳,吳大國手讓棋六子。當日賽場上擠進上千
圍觀群眾,多名政要及名人如白崇禧、周至柔、程天放、陳雪屏、束雲章、應昌期等人。終場林海峰僅輸一目收場,仍引起轟動。多位專家依舊讚賞林海峰已有非凡身手。其後與本田幸子初段對奕讓三子棋,贏了四目,但林海峰多年後接受媒體採訪,認為此盤對奕應為本田棋士刻意放水,避免打擊其自信心。
生涯顛峰
後在吳清源的鼓勵之下,林國珪決心讓其子赴日學棋。1952年10月29日,其父好友的同鄉商人朱之信與林海峰在周至柔將軍的協助下來到日本,抵日的林海峰受朱之信堂兄朱潤義代為照料,新家位於京都。
抵日後就讀大阪中華學校,另於京都吉田道場學棋。後又受同鄉徐永堂收養,轉籍至東京中華學校,並申請成功為日本棋院院生。但林海峰在東京卻行徑放蕩,四處玩耍,意外受到棋院註意,其師?原武雄及杉內雅男教祺嚴厲,才導正林海峰的行為舉止。
曾挑戰入段失敗的林海峰於1955年初雖敗給早瀨弘,但在名額放寬之下入段成功,為當時棋院史上最年輕之入段者,引發日本棋界轟動。入段後六個月於「大手合」棋賽中又擊退資深棋士岡谷三男,晉陞二段,創下最快升上二段的日本記錄,但父親林國珪因心臟病發去世,使得林海峰未有喜悅之情。不久後林海峰成了吳清源一生中第一個徒弟。1957年4月,林海峰快速升至三段。1959年5月,以八勝二敗的「大手合」成績,從四段升至五段。1960年11月間又以六勝二敗升上六段,升段速度之快,打破籐澤朋齋的升段速度記錄。1962年11月升為七段,二十一勝七敗的佳績為棋院勝率最高者。
除此之外,之前在新聞棋賽未曾有亮眼表現的林海峰,終於在1963年初的圍棋選手權賽中有所突破,拿下亞軍高松宮獎,首次於新聞棋賽嶄露頭角。同年亦打進最高位之名人賽循環圈及次年的本因坊賽循環圈。
1965年,名人賽循環圈二勝一敗表現平平的林海峰受到日本圍棋月刊年號嘲弄,稱新年囈語(夢話)第一為高川格九段當選國會議員,第二則是林海峰贏得名人賽,顯見日本棋界極為不看好。不過林海峰未受影響,接連擊敗籐澤秀行九段及大平秀三九段,又於同年六月升上八段。
五勝一敗的林海峰於名人挑戰權中關鍵賽中遭遇籐澤朋齋九段,其師吳清源料中籐澤必以東坡棋(模仿棋)應戰,乃教之破解法,搶佔天元,使籐澤無從模仿。歷經十多小時之纏鬥,籐澤棄子投降。另外,棋界人士發現此戰從第一手至第七十三手竟與八年前吳清源對戰籐澤朋齋之對戰下位完全相同,為棋界至今津津樂道。
而後的名人挑戰賽,林海峰竟以四勝二敗擊退阪田榮男,臺北聯合報以「林海峰一舉成名」大篇幅報導,日本則以二十三歲少年以棋王稱許。
1966年1月底林海峰協同吳清源老師、籐田梧郎夫婦及本田輝子五段返台,舉國歡騰,並受總統蔣中正及夫人蔣宋美齡的接見。同年林海峰在受阪田榮男挑戰,以四勝一敗輕鬆取勝,蟬連寶座。讀賣新聞以林海峰時代來臨形容林海峰帶給棋界的旋風。接著,林海峰挑戰本因坊成功,並蟬連五屆,為史上第二位「名人本因坊」。
新秀突起
1967年林海峰終於奪得九段頭銜,同年的初夏,在其父生前好友袁惕素安排的相親下認識後來的妻子王來弟,相戀兩年後宣佈訂婚,受到相當註目,由副總統嚴家淦來擔當證婚人。
1971年開始,林海峰表現逐漸有走下坡之趨勢,遭二十二歲的石田芳夫七段竄去本因坊頭銜,後連續兩年挑戰依舊對石田芳夫束手無策。
1973年的名人挑戰賽,面對挑戰者石田芳夫,便以三連敗開頭,但最後卻連勝四場,保住頭銜,成為圍棋界的一大神話。隔年的名人挑戰賽,石田芳夫捲土重來,在第七戰戰勝林海峰,曾有雙冠棋士之稱的林海峰成了無冠棋士。1975年雖榮獲新聞棋第三的十段頭銜,但隔年又遭加籐正夫取代。1977年,林海峰看似恢復往日雄風,痛擊大竹英雄獲得名人,隔年卻被大竹反撲失冠。
1983年林海峰再度受到世人註目,與1973年名人挑戰賽同樣情形以三連敗四連勝逆轉棋士趙治勳,重獲本因坊頭銜。
1988年林海峰得到首屆世界選手權之富士通盃的參賽權,打進決賽,雖敗給木谷實門下的武宮正樹,但仍有亞軍佳績。1989年面對武宮正樹二度敗北,仍為亞軍。最受關註的是在1990年,林海峰遇上的是中國棋聖聶衛平,破天荒的獲得勝利成為世界棋王。同年在中日天元盃,林海峰接連擊敗劉小光和聶衛平,此後卻後繼無力,1992年至1994年,反倒接連敗給聶衛平、劉小光及馬曉春失去日本天元頭銜。
1996年林海峰參加了第三屆應氏盃,是由臺灣企業家應昌期創辦,但因規則標新立異,導致此年面對南韓劉昌赫以贏半目收場,卻被判決為輸一目半失去冠軍寶座。
現在生活
進入了二十一世紀的林海峰,於2001年受南韓知名圍棋網站wegobaduk評選為世界圍棋前五十強,南韓的李昌鎬九段名列榜首,同樣來自臺灣的王立誠九段則名列第六,林海峰排在第七。同年林海峰再度叩關名人挑戰賽,惜以二負四勝挑戰依田紀基失手,但林海峰在世界棋壇的地方仍舉足輕重。隔年中國的聶衛平九段希望林海峰作為特邀棋手加入貴州衛視隊,四場比賽出場費30萬,林海峰義不容辭答應加盟,中國棋院院長陳祖德也肯定林海峰的棋藝及棋德。
連續五期獲得日本棋院同一頭銜或是總計獲得十期該頭銜,於六十歲可獲頒名譽頭銜。林海峰於十五期(1989)至十九期(1993)天元戰中,依序打敗趙治勳、小林光一、加藤正夫、山城宏以及片岡聰,連續獲得五次天元,2002年林海峰獲日本棋院頒名譽天元頭銜。
目前林海峰健在於世,常於臺灣客串棋評,一生榮譽不計其數,共贏得贏得35個日本正式棋賽冠軍,自1964年首次打進名人賽循環圈之後,創下39年保持在循環圈內的「在籍」紀錄也難能可貴,是日本棋界首位在正式棋戰中對局數達到2000局的專業棋士,生涯共計已贏得1300勝以上。
2007年李昌鎬對媒體表示此生最尊敬的棋士為林海峰,主因林海峰一生中謙虛為懷,敬老尊賢。
林海峰育有一男兩女,長子為林敏浩,兩女分別名為林芳美和林浩美,林敏浩就職於半導體公司,林芳美和林浩美皆在電視台從事圍棋事業。
另外,林海峰旅日多年,但始終未加入日本國籍,現今仍持中華民國護照,日本習慣以「台灣來的林海峰」稱呼。
簡歷
昭和17年5月5日生 中國上海出生
師事藤田梧郎七段 吳清源九段門下
昭和27年來日、28年東京本院院生
30年入段、同年二段、32年三段、33年四段、34年五段、
35年六段、同年東京本院所屬。37年七段、40年八段、42年九段
37年、41年大手合第1部優勝
平成14年60歲獲頒名譽天元頭銜
門下有張栩名人碁聖、林子淵七段、林漢傑六段、富紅梅初段
日本棋院東京本院所屬
昭和38年:第7期圍碁選手權戰高松宮賞受賞 第3期名人戰循環圈初參加
昭和39年:第20期本因坊循環圈初參加
昭和40年:第4期名人戰對阪田榮男名人本因坊以4-2擊破奪取名人位
☆史上最年少 (23?)的名人就位。 ★以後名人位通算獲得8期。
昭和43年:第23期本因坊戰對阪田本因坊以4-3擊破奪取本因坊位
☆史上第2人目的名人本因坊。以後3連?。
昭和48年:第12期名人戰對石田芳夫七段在3連敗後4連勝完成頭銜防衛
昭和49年:10年連續名人戰挑戰手合出場
昭和50年:對橋本昌二十段以3-0擊破得到第一次十段位
昭和52年:對大竹英雄名人以4-0擊破奪取名人位
昭和58年:第38期本因坊戰對趙治勳本因坊獲勝。
※自身第2次的3連敗後4連勝、12年後再度獲得本因坊位。
昭和59年:本因坊防衛通算5期
平成元年:第15期天元戰對趙治勳天元以3-2擊破奪取天元位
☆以後5連戰獲得名譽天元的資格
平成2年:第3回富士通杯世界選手戰優勝
平成6年:第19期碁聖戰對小林光一碁聖以3-2擊破奪取碁聖
平成13年:名人挑戰者
其他十傑(專家十傑戰)、NHK杯、早碁選手、鶴聖戰優勝3回
棋聖戰九段戰優勝4回、全段爭霸戰優勝1回 秀哉賞5回受賞、棋道賞最優秀棋士賞3回受賞
平成2年:棋道賞國際賞
平成6年:通算1000勝達成
平成14年:通算1200勝達成
平成16年:通算對局數2000局(史上初)
平成18年:通算1300勝達成(史上初)
☆通算勝數:通算職業棋戰對局數是歷史第1位, 持續更新中
昭和41年:臺灣贈與國手名號
平成17年:紫綬褒章
瀨越憲作
瀨越憲作(1889年1月1日-1972年7月27日),日本職業圍棋棋手,他的棋是由祖父啟蒙,然後全憑自修,達到日本圍棋頂尖水準。他一生只收了3個徒弟,他們是被譽為東方三大天才的棋聖吳清源、關西棋院創始人橋本宇太?以及曹薰鉉,為現代圍棋形成日、中韓、三足鼎立的繁榮局面做出了巨大貢獻。
1972年曹薰鉉回韓國服兵役,僅過了4個月瀨越憲作就在孤獨中自殺身亡。
高川格
高川格(1915年9月21日-1986年11月26日),日本著名職業圍棋棋手,日本棋院九段,22世名譽本因坊,號秀格。
高川格出生於和歌山縣田邊市,6歲開始學棋,1926年在大阪拜光原伊太郎五段為師,1928年入段成為職業棋手。1952年,高川格在本因坊戰循環圈挑戰者決定加賽中擊敗阪田榮男,獲得向本因坊橋本宇太郎挑戰的資格,並以4-1戰而勝之,此後他又連續擊敗八位挑戰者,成就了本因坊九連霸霸業:
* 1953年 4-2 木谷實
* 1954年 4-2 杉內雅男
* 1955年 4-0 島村利博
* 1956年 4-2 島村利博
* 1957年 4-2 藤澤朋齋
* 1958年 4-2 杉內雅男
* 1959年 4-2 木谷實
* 1960年 4-2 藤澤秀行
1961年,高川1-4負於阪田榮男,其後他還曾於1964年和1965年兩度挑戰阪田,但都無功而返。高川另外還曾經奪得過名人戰、王座戰和十段戰的冠軍。高川1984年進行白內障手術後宣佈退役,兩年後逝世。
高川格的棋風受到本因坊秀榮的影響,有“流水不爭先”之稱,並不嗜殺,但很有韌性,吳清源曾評價說:“如果說林海峰是二枚腰,那麼擊敗他的高川格就是三枚腰”。
高尾紳路
高尾紳路,日本著名圍棋棋手,日本棋院職業九段,號秀紳。
高尾出生於千葉縣,早年師從藤澤秀行九段,1991年入段,1996年奪取新人王戰冠軍。其後高尾雖然屢次獲得連勝獎、最多勝利獎等年度獎項,但一直未能在高級別比賽中取得突破,比起同時期的張栩、山下敬吾和羽根直樹等人頗為落後。
2005年,高尾終於開始爆發,一舉奪得本因坊戰冠軍,升為九段。次年,他又奪取了名人戰冠軍,同時衛冕本因坊成功,成為日本圍棋當年的獎金王。
王銘琬
王銘琬,臺灣臺南人,旅日職業棋士。本姓鄭,後過繼與母方改姓王。因為父親愛棋,4歲時在父親啟蒙下學棋,5歲時便得到中央日報青少年圍棋比賽的少年組殿軍。13歲時要到日本深造前,曾經跟清大教授沈君山大戰七盤,得到圍棋小神童的稱號。
1975年11月赴日,1992年升為九段。現為日本棋院成員。
王銘琬與其他棋手明顯不同的地方是,赴日後沒有明確的師承,透過自學成家。本身棋風十分特殊,對於佈局、中盤的構思獨到,怪手連發,變幻莫測。在日本有「銘琬世界」之封號,中國大陸棋手稱為「怪腕」。
旅日棋士鄭銘?九段與鄭銘琦七段為其胞弟,周俊勳九段夫人鄭淑卿女士為其妹,也曾是日本棋院院生,可說是圍棋世家。
王銘琬的妻子為台灣旅日名作家劉黎兒,著有「棋神物語」一書,可窺見王銘琬的棋藝生涯。。
升段過程
* 1975年:院生。
* 1977年:入段。
* 1978年:二段。
* 1979年:三段。
* 1981年:5月四段,12月五段。
* 1984年:六段。
* 1986年:七段。
* 1988年:八段。
* 1992年:九段。
主要戰績
* 1979年:留園杯冠軍。
* 1980年:棋聖戰三段戰冠軍。
* 1981年:棋聖戰三段戰冠軍。
* 1986年:棋聖戰六段戰冠軍。
* 1987年:棋聖戰七段戰冠軍。
* 1989年:俊英戰冠軍。
* 1991年:棋聖戰八段戰優勝。俊英戰優勝。
* 1993年:棋聖戰九段戰優勝。
* 2000年:第55期本因坊戰以4:2擊敗趙善津,成為本因坊。
* 2001年:第56期本因坊戰以4:3擊退張栩的挑戰。
* 2002年:第57期本因坊戰以2:4不敵加藤正夫,丟失本因坊頭銜。年底,第50期王座戰以3:2擊敗趙治勳,奪王座。
* 2003年:第51期王座戰不敵張栩,丟失王座頭銜。
* 2004年:進入本因坊戰本賽(已連續8屆)。進入名人戰本賽(已連續4屆)。
* 2005年:800勝達成[1]
受獎經歷
* 1984年:獲得棋道賞新人獎。
* 1985年:獲得棋道賞殊勳獎。
* 2000年:獲得第34回棋道賞優秀棋士獎。
* 2003年:獲得第18回電視圍棋節目製作者會獎。
中文著作
世界級棋士首次親筆有系統地探討圍棋全貌
* ISBN 9867059271 新棋紀樂園(開天篇)
:以多觀點、對局者的趣味對話分享40年棋歷精華「空壓戰法」。
* ISBN 9867059700 新棋紀樂園(闢地篇)
:指出尋找次一手的捷徑——「中點」與「交點」。
山下敬吾
山下敬吾,日本著名圍棋棋手,日本棋院職業九段。
山下出生於北海道,1993年入段,曾於1998年到2001年創紀錄地實現新人王戰四連霸,2003年升為九段。
山下2000年奪得小棋聖戰冠軍,2003年、2006年奪得棋聖戰冠軍,2006年奪得王座戰冠軍。山下與張栩、羽根直樹和高尾紳路並稱為“若手四天王”。
依田紀基
依田紀基,日本超一流圍棋棋手,生於北海道美唄市,於岩見澤市成長。9歲學棋,14歲入段,1993年即升為九段。依田成名於中日圍棋擂臺賽,1992年、1993年掀起連勝狂潮,擊敗中方主將,讓中國棋迷印象深刻。
依田紀基師從安藤武夫六段學棋,1976年成為日本棋院正式院生。1980年成為初段,1981年獲棋聖戰初段戰冠軍。1983年獲第8期新人王。1984年進入第10期名人戰循環圈,創循環圈最年輕紀錄。
1986年獲俊英賽、新人王、新銳錦標賽冠軍。1988年、1989年蟬聯新人王冠軍。1993年九段。1995年在第33屆十段戰中首獲十段桂冠。
1996年衛冕十段成功,併在第21屆碁聖戰中以3:0擊敗小林覺,成為雙冠王。同年在第1屆三星杯中戰勝劉昌赫,獲得第一個世界冠軍。1996年第17次獲棋道獎。1997年衛冕碁聖成功,並獲得第3屆JT杯星座戰冠軍。1998年獲得碁聖三連冠。併在日中超級賽中獲得冠軍。2000年在第25屆名人戰中榮獲名人位(四連霸)。同年獲得NHK杯賽3連冠,共獲得5次NHK冠軍。共獲新人王5次,新銳錦標賽、NEC杯賽冠軍各3次,亞洲杯電視快棋賽冠軍3次。
張栩
張栩,台灣臺北人,旅日棋士。張栩九段師承林海峰九段,為瀨越憲作一門第四代佼佼者。按輩分,是吳清源九段的徒孫,必須稱呼曹薰鉉九段為太師叔,李昌鎬九段為師叔。
張栩的棋風薄而銳利,行棋速度感甚快,局部手筋甚強,於勝負處、官子都堪稱一絕,不懼怕戰鬥為主的韓流棋風,但對於厚實棋風的高尾紳路卻稍有苦手之感,兩人對局往往讓人難以判別優劣,堪稱命定的好對手。
張栩、羽根直樹、山下敬吾、高尾紳路並稱“若手四天王”或“平成四天王”。
綜觀2004~2006年間國際棋手戰績,張栩堪與李昌鎬、李世?、常昊、古力並列國際「五絕」,是愛好者眼中「日本實質第一人」。
生平
* 2001年,史上最年少首度挑戰本因坊頭銜,但以3:4敗給王銘琬本因坊,無緣冠軍。
* 2002年,奪NHK盃、新人王。【年度稱號:張栩新人王】
* 2003年,4:2擊敗加藤正夫(劍正),首奪本因坊,年底又擊敗王銘琬王座,二冠在握。11月9日與小林泉美訂婚,並於2004年1月12日舉行婚禮;因為小林泉美當時亦保有女流本因坊頭銜,在日本,被稱為首對本因坊夫婦。小林泉美婚後改名為張泉美,惟在日本比賽時仍用小林泉美舊名。【年度稱號:張栩本因坊‧王座】
* 2004年,與依田紀基名人展開「名人‧本因坊」十四番棋大戰,皆以4:2獲勝,二連霸本因坊,首獲名人,成為史上第五位「名人本因坊」。同年底連霸王座。賞金突破一億日圓,為當年度日本棋院最優秀棋手。【年度稱號:張栩名人‧本因坊‧王座】
* 2005年,獲得NHK杯、NEC杯、名人、本因坊、王座,成為五冠王。同年4月20日,於LG杯世界棋王戰中,擊敗中國代表俞斌九段,首獲個人第一個世界冠軍。6月19日,張栩連續擊敗韓國李昌鎬、趙漢乘,獲得亞洲電視快棋冠軍,一時之間赫赫國際國內七冠王。七月,不敵高尾紳路,失本因坊頭銜,年底順利衛冕名人、王座。年度賞金再度超過一億日圓,達一億兩千三百四十四萬,為第二名(羽根直樹棋聖)的兩倍。蟬聯日本棋院最優秀棋手。【年度稱號:張栩名人‧王座】
* 2006年3月張栩與小林泉美夫婦之女誕生,女兒名字叫張心澄。五月,擊敗依田紀基,首奪碁聖位。10月,首奪龍星戰冠軍、阿含桐山盃冠軍。11月,不敵高尾紳路本因坊,痛失名人位。12月,不敵山下敬吾棋聖,痛失王座位。【年度稱號:張栩碁聖】
* 2007年1 月,第三屆豐田丹索盃決賽,與李世石首度顛峰對決,1:2負李世石獲亞軍。3月10日,擊敗高尾紳路名人奪取NEC杯。4月,第20屆富士通盃,首度與周俊勳進行「本土‧海外臺灣第一人」之戰,險勝。16強戰快意戰勝李世石復仇,惜四強戰不敵李昌鎬,最終獲得第四。8月,3:0擊敗挑戰者橫田茂昭,衛冕碁聖(小棋聖)頭銜。10月,龍星戰二連霸。10月20日,擊敗趙治勳,阿含桐山杯二連霸。11月9日,4:3擊敗本因坊秀紳名人,名人位復歸。11月12
日,LG盃世界棋王戰八強戰不敵李世石(生涯對戰記錄2:3)。11月19日,不敵趙治勳十段,痛失首次棋聖挑戰權。為當年度最優秀棋士賞、最多勝利賞
(51勝22敗)、最多對局賞(73局)和連勝賞(17連勝)得主。【年度稱號:張栩名人‧碁聖】
* 2008年2月7日,不敵宿敵本因坊秀紳,痛失十段戰挑戰權(生涯對戰紀錄20:19,一無勝負)。2月16日,於第2期日本職業業餘名人戰對抗賽中,敗給來自韓國的洪清泉業餘七段一目半(職業名人執白貼6目半)。3月23日,於第55回NHK杯快棋賽決勝戰中執黑半目險勝衛冕冠軍趙治勛十段,第三次捧起NHK杯。
升段過程
* 1990年-院生
* 1994年-入段,同年二段
* 1995年-三段
* 1996年-四段
* 1997年-五段
* 1999年-六段
* 2001年-七段(日本最年少本因坊挑戰紀錄)
* 2003年-八段(本因坊挑戰者),同年九段(獲得本因坊位,日本最年少九段紀錄)
戰績
國內戰績
頭銜 年份 期數
名人 2004,2005,2007 第29期,第30期,第32期
本因坊 2003,2004 第58期,第59期
王座 2003-2005 第51-53期
碁聖 2006-2007 第31-32期
NEC杯 2005,2007 第24期,第26期
阿含˙桐山杯 2006,2007 第13-14期
NHK杯 2002,2005,2008 第49回,第52回,第55回
龍星 2006,2007 第15-16期
新人王 2002 第27回
國際戰績
* 個人賽:出場19次,32勝18負
* 團體賽:出場七次,8勝9負
* 總計:出場26次,40勝27負
* 二冠軍,一亞軍
(2007年八月止)
頭銜 年份 期數
最佳成績 註
應氏杯 2004,2008 第5、6回
本賽 本賽二次,2負
LG杯 2005 第9回
冠軍 本賽三次(第9,10,12回),10勝2負
豐田杯 2006 第3回
亞軍 本賽三次(第1—第3回),6勝4負
春蘭杯 2002,2003 第4,5回
八強 本賽二次(第4,第5回),3勝2負
富士通杯 2000,2004 第20回
第四名 本賽五次(第13,17—20回),8勝4負
中環杯 2004 第1回
八強 本賽二次(第1,第2回),1勝3負
亞洲杯電視快棋賽 2005 第17回
冠軍 本賽三次(第14,17,18回),4勝2負
農心杯 2003 第5回
2勝1負 本賽三次(第4—6回),2勝3負
CSK杯 2006 第5回
3勝0負 本賽四次(第2—5回),6勝6負
小林泉美
小林泉美,日本東京都人,幼時為小林禮子七段門下,院生時期改拜其父小林光一九段為師。
2003年與台灣旅日棋手張栩結婚,2006年誕下一女。
升段過程
* 1995年- 入段
* 1997年- 二段
* 1998年- 三段
* 1999年- 四段
* 2001年- 五段
* 2004年- 六段
戰績
國內戰績
頭銜 年份 期數
女流本因坊 2001-2003 第13-15期
女流名人 2001,2003-2004 第13期,第15-16期
女流棋聖 1998-1999 第1-2期
女流最強位 2005 第7期
JAL女流早碁(現已停辦) 2003 第1回
大和證券快棋賽女流杯 2007 第1回
河野臨
河野臨,日本職業圍棋棋士(九段),其師為小林光一(九段)。
生於東京都,於明保中學校畢業,現屬日本棋院東京本院。
1996年正式取得初段棋士資格成為職業棋士,同年晉升為二段棋士。
1997年獲得大手合第2部優勝。同年晉升為三段棋士。
1998年晉升為四段棋士。
1999年7月晉升為五段棋士。
2001年5月晉升為六段棋士。
2002年獲得棋道賞新人賞。
2003年取得第300勝。同年6月5日晉升為七段棋士。
2004年3月獲得第1回JAL新銳早碁優勝。
2005年12月20日於第31期天元戰擊敗天元山下敬吾,取得天元的稱號並晉升為八段。同年取得第400勝,達成時的勝率為0.768。
2006年12月14日第32期天元戰擊敗挑戰者棋聖山下敬吾保住天元的稱號並晉升為九段。
2007年12月6日第33期天元戰擊敗挑戰者棋聖王座山下敬吾保住天元稱號,實現天元三連霸。
藤澤秀行
藤澤秀行,原名藤澤保,日本著名圍棋棋手,日本棋界傳奇人物,其棋風豪爽,佈局尤為精巧被稱為“前五十手天下第一”,1950年代至1960年代與“剃刀”阪田榮男齊名。獲得冠軍稱號23個,終身榮譽棋聖。
藤澤個性豪爽,擁有眾多的棋迷。以自己起名“秀行”;自己頒發“段位證書”等故事為傳奇。
藤澤以私生活放蕩成名,酗酒、賭博和縱欲,雖三次患胃癌,卻仍然健在。1992年,藤澤以67歲高齡衛冕王座戰
(日本圍棋)成功,成為史上年齡最大的圍棋錦標獲得者。
藤澤終身為圍棋國際化而奮鬥,對中國大陸圍棋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從1981年起,14次帶領“秀行軍團”訪華,中國著名的棋手聶衛平、馬曉春到常昊等皆受其影響。在中國的棋壇,藤澤秀行之名可謂家喻戶曉。
略傳
* 1925年6月14日。生於日本橫濱。父藤澤重五郎,母藤澤絹子。兄弟19人,父為買賣人。藤澤從小“頑劣”,五歲時玩耍掉入污水溝。險些喪命。後父令其學棋,藤澤天分極高。一年後拜瀨越憲作為啟蒙教師。
* 1934年 入日本棋院院生,後拜福田正義五段為師(名義上)。研究明治初期本因坊秀甫棋譜。
* 1937年 到中國慰問二戰中的日軍。
* 1939年 入段。
* 1940年 隨阪田榮男到中國大連,在中國學習棋術,並研究中國古詩。
* 1942年 升三段,改名“秀行”。
* 1945年 4月,全家遷至千葉縣;5月,日本棋院毀於戰火;8月,日本二戰投降;9月,其父去逝。
* 1946年 參加段位賽
* 1948年 9月,創《圍棋研究》。僅辦三期後停刊。
* 1952年 7月,被《棋道》評為“戰後三傑”。
* 1959年 日本棋院第1位決定戰(現碁聖戰)優勝。
* 1960年 最高位戰優勝。
* 1962年 獲得首屆名人。
* 1965年 專業十傑戰優勝。
* 1967年 獲得王座。
* 1968年 專業十傑戰優勝
* 1968年 王座優勝。
* 1969年 NHK杯優勝。
* 1969年 快棋選手權戰(現JAL超級快棋戰)優勝
* 1969年 獲得王座。
* 1970年 獲得名人位。
* 1976年 獲得天元位。
* 1977年 獲得棋聖位。以後六連?。
* 1981年 NHK杯優勝。
* 1991年 王座位獲得。
* 1992年 衛冕王座位(67歲、史上年齡最大的圍棋錦標賽獲得者)。
* 2002年 引退。
傳奇與瑣事
藤澤秀行以剛正不阿,仗義灑脫受到棋迷的喜愛。但私生活也荒誕無比,酗酒常常出洋相;賭博導致傾傾家蕩產;風流事不斷。但不管如何,藤澤秀行對圍棋的熱愛和其對圍棋推廣做出的貢獻是不可抹滅的。
*
起名“秀行”:事實上,傳統的圍棋界的約定:“秀”字是本因坊才允許使用的名字。當時的藤澤保名氣不大,卻擅自改名“秀行”,引起了許多圍棋前輩的不滿。
*
自己製作段位證書:藤澤因日本棋院發給業餘棋手的段位證書太貴,自己製作併發放業餘段位證書。此舉使藤澤名聲斐然。
* 酗酒:1981年第五屆NHK杯決勝戰,藤澤醉醺醺的與對手高木祥一對戰,雖然藤澤連棋子都無法擺正。但卻贏得了勝利,因此得名怪傑。
*
賭博:據藤澤的回憶錄自己介紹,光賭博就不止輸了幾億日元。二千五百萬日元2的棋聖冠軍獎金,不到一年就輸光了。常常是自己住的房子都輸了進去。藤澤從來不掩飾自己對金錢的渴望。對於高獎金的棋聖戰衝勁十足,共獲得6次。獨享名譽棋聖的稱號。因此被稱為圍棋界的“借錢王”。
* 67歲的王座:當時的藤澤秀行不僅年齡67歲,而且患有胃癌和淋巴癌,胃被切去3/4。不僅沒有財產而且還有巨大的債務3。這樣的情況還能獲勝,不得不成為圍棋界的傳奇。
此外,藤澤在圍棋界的趣談不計其數。常常鬧得其它棋手尷尬,但在日本,幾乎所有的棋手都對藤澤秀行表示尊敬。
秀行軍團
從1981年起,藤澤開始組織“秀行軍團”,自如今共14次。秀行軍團成員幾乎都是後來日本名將,像武宮正樹、梅澤由香里等。最難能可貴的是,藤澤秀行先生背負巨額債物仍然自費組團到中國幫助剛擺脫文革的中國棋手進步4。據記載,秀行軍團初到北京,盛況空前。許多棋迷不顧政府的禁令5,到北京飯店聽課。
“秀行軍團”的到來,幫助中國圍棋獲得質的飛躍。因此,藤澤受到中國棋迷喜愛。2004年,獲得“中日圍棋交流功勞獎”。
其它榮譽
1987年紫綬褒章、1988年度棋道獎《特別獎》、1991年、1992年度《優秀棋士獎》受獎。第16回秀哉獎、1989年大倉喜七郎獎。J‧C獎、電視廣播圍棋製作者會獎。
謝依旻
謝依旻(女,1989年11月16日-)台灣苗慄市人,日本棋院職業圍棋四段,黃孟正門下。
生平
* 幼稚園大班,獲得全國木棉盃圍棋賽甲組冠軍並升業餘初段。
*
國小二年級,獲得全國海峰盃青少年圍棋賽冠軍,由林海峰親自頒獎。
*
國小四年級,中日韓對抗賽中拿下個人全勝,擊敗所有中日韓女選手,同年,獲得臺南棋王戰全國成人組冠軍。
* 國小五年級,獲得夏威夷世界少年圍棋賽第2名。
* 國小六年級,到日本棋院當院生,14?4個月入段,為日本女流棋士最年少入段紀錄。
* 2006年:在第1回廣島製鋁杯若鯉戰(非公式戰)決賽中,擊敗李沂修二段奪冠(獎金200萬日圓),同年12月25日在第8期女流最強戰決賽中擊敗小西和子八段得到優勝(獎金450萬日圓),獲女流最強位頭銜,以17歲1個月之齡得到職業生涯第一個頭銜,創下日本女流棋士最年少初次奪得頭銜的紀錄。
* 2007年:以女流最強位頭銜資格初次參加NHK杯,3月12日(4月1日播映)第55期NHK杯電視圍棋戰出戰林子淵七段,持白子贏10目半。
* 2007年:10月17日勇奪女流本因坊戰冠軍,獲得五百八十萬日圓獎金,成為第一個贏得這項榮譽的外國人,也是女流本因坊戰史上最年輕女棋士。
* 2008年:2月20日勇奪女流名人戰冠軍,不但成為女流名人戰史上最年輕女棋士,也是繼小林泉美之後史上第2位同時擁有「女流本因坊」、「女流名人」頭銜的女棋手。
*
謝依旻在四大賽(女流本因坊戰、女流名人戰、女流棋聖戰、女流最強戰)已贏得三冠軍(截至2008年2月20日,只剩女流棋聖戰未奪冠),揚威東瀛。其巾幗不讓鬚眉的精神令人讚揚,苗慄人稱其為「苗慄之光」。
升段過程
* 2002年:院生
* 2004年:初段
* 2005年:二段
* 2006年:三段
* 2008年:四段
戰績
頭銜 年份 期數
若鯉戰(非公式戰) 2006 第1回
女流最強? 2006 第8期
女流本因坊 2007 第26期
女流名人 2008 第20期
台灣棋手
林海峰
林海峰,祖籍中國浙江寧波,日本知名職業圍棋選手,七大頭銜(棋聖、名人、本因坊、王座、十段、天元、碁聖)除棋聖外,其他榮譽皆曾獲得。
林海峰的棋風厚實均衡,韌性極強,不易被擊倒。棋界稱他為「不死鳥」或「長青樹」。
早年生活
林海峰出生於抗戰時間的上海,國共內戰時隨父母遷徙至台灣,其母卻於1947年左右病死於喉結核。
林海峰父為林國珪,母為洪毓賢,而林海峰為林國珪九位子女中最年幼的,最年長則即為教導林海峰下棋的兄長林海濤。
嶄露頭角
林海峰曾就讀女師附小,後因其父投資失利,輾轉往北投及臺中,常與家人及圍棋名手對奕,棋力進步神速。遂於1951年11月11日參加臺北中央日報舉辦之全國圍棋賽,參賽時僅九歲,為兩百餘參賽者中年齡最小者。
首戰迎戰浙江同鄉何甫堂,大勝四十六目半,震撼全場,隔日中央日報予以大篇幅報導,描述生動:
「他雖然只有九歲,但在臺灣棋界並不陌生,去年就以嶄露頭角。他學棋完全是受他爸爸影響,加以常有一些圍棋名手去他家玩,更給予他極好的觀望機會。七歲起,他開始在棋盤上下子玩玩,誰知一玩之下,成就驚人,兩年中,從六級一下一直竄升到四級的程度。昨天,他敘述他的學棋歷程,曾舉了一個例:前年我爸爸讓我四子,於今,我倒要讓爸爸五子了。他現在就讀臺中東區國小唸三年級,成績還可以,數學最好,唯一令家人苦惱的是:他太聰明,太頑皮了。他雖然會下棋,但是不願多下,今年四月到五月,根本沒有摸過棋盤。談到這裡,他爸爸不由得嘆口氣說:我每週一定得強迫他一定得下一盤,有時還得利用賞金,鼓勵他的興趣。」
經媒體的極力讚揚,林海峰遇上許多慕名而來的圍棋名流,甚至擊敗了教育部長程天放。
而後於1952年8月1日,中華民國圍棋協會為慶賀旅日棋士吳清源在日本「升降十番棋」中全勝記錄,便邀請來臺,授予「大國手」稱號,同行者包括其夫人及棋士本田幸子初段。
圍棋協會理事長周至柔特地邀請吳大國手和林海峰於8月3日對奕一局,賽場設於臺北中山堂光復廳,吳大國手讓棋六子。當日賽場上擠進上千
圍觀群眾,多名政要及名人如白崇禧、周至柔、程天放、陳雪屏、束雲章、應昌期等人。終場林海峰僅輸一目收場,仍引起轟動。多位專家依舊讚賞林海峰已有非凡身手。其後與本田幸子初段對奕讓三子棋,贏了四目,但林海峰多年後接受媒體採訪,認為此盤對奕應為本田棋士刻意放水,避免打擊其自信心。
生涯顛峰
後在吳清源的鼓勵之下,林國珪決心讓其子赴日學棋。1952年10月29日,其父好友的同鄉商人朱之信與林海峰在周至柔將軍的協助下來到日本,抵日的林海峰受朱之信堂兄朱潤義代為照料,新家位於京都。
抵日後就讀大阪中華學校,另於京都吉田道場學棋。後又受同鄉徐永堂收養,轉籍至東京中華學校,並申請成功為日本棋院院生。但林海峰在東京卻行徑放蕩,四處玩耍,意外受到棋院註意,其師?原武雄及杉內雅男教祺嚴厲,才導正林海峰的行為舉止。
曾挑戰入段失敗的林海峰於1955年初雖敗給早瀨弘,但在名額放寬之下入段成功,為當時棋院史上最年輕之入段者,引發日本棋界轟動。入段後六個月於「大手合」棋賽中又擊退資深棋士岡谷三男,晉陞二段,創下最快升上二段的日本記錄,但父親林國珪因心臟病發去世,使得林海峰未有喜悅之情。不久後林海峰成了吳清源一生中第一個徒弟。1957年4月,林海峰快速升至三段。1959年5月,以八勝二敗的「大手合」成績,從四段升至五段。1960年11月間又以六勝二敗升上六段,升段速度之快,打破籐澤朋齋的升段速度記錄。1962年11月升為七段,二十一勝七敗的佳績為棋院勝率最高者。
除此之外,之前在新聞棋賽未曾有亮眼表現的林海峰,終於在1963年初的圍棋選手權賽中有所突破,拿下亞軍高松宮獎,首次於新聞棋賽嶄露頭角。同年亦打進最高位之名人賽循環圈及次年的本因坊賽循環圈。
1965年,名人賽循環圈二勝一敗表現平平的林海峰受到日本圍棋月刊年號嘲弄,稱新年囈語(夢話)第一為高川格九段當選國會議員,第二則是林海峰贏得名人賽,顯見日本棋界極為不看好。不過林海峰未受影響,接連擊敗籐澤秀行九段及大平秀三九段,又於同年六月升上八段。
五勝一敗的林海峰於名人挑戰權中關鍵賽中遭遇籐澤朋齋九段,其師吳清源料中籐澤必以東坡棋(模仿棋)應戰,乃教之破解法,搶佔天元,使籐澤無從模仿。歷經十多小時之纏鬥,籐澤棄子投降。另外,棋界人士發現此戰從第一手至第七十三手竟與八年前吳清源對戰籐澤朋齋之對戰下位完全相同,為棋界至今津津樂道。
而後的名人挑戰賽,林海峰竟以四勝二敗擊退阪田榮男,臺北聯合報以「林海峰一舉成名」大篇幅報導,日本則以二十三歲少年以棋王稱許。
1966年1月底林海峰協同吳清源老師、籐田梧郎夫婦及本田輝子五段返台,舉國歡騰,並受總統蔣中正及夫人蔣宋美齡的接見。同年林海峰在受阪田榮男挑戰,以四勝一敗輕鬆取勝,蟬連寶座。讀賣新聞以林海峰時代來臨形容林海峰帶給棋界的旋風。接著,林海峰挑戰本因坊成功,並蟬連五屆,為史上第二位「名人本因坊」。
新秀突起
1967年林海峰終於奪得九段頭銜,同年的初夏,在其父生前好友袁惕素安排的相親下認識後來的妻子王來弟,相戀兩年後宣佈訂婚,受到相當註目,由副總統嚴家淦來擔當證婚人。
1971年開始,林海峰表現逐漸有走下坡之趨勢,遭二十二歲的石田芳夫七段竄去本因坊頭銜,後連續兩年挑戰依舊對石田芳夫束手無策。
1973年的名人挑戰賽,面對挑戰者石田芳夫,便以三連敗開頭,但最後卻連勝四場,保住頭銜,成為圍棋界的一大神話。隔年的名人挑戰賽,石田芳夫捲土重來,在第七戰戰勝林海峰,曾有雙冠棋士之稱的林海峰成了無冠棋士。1975年雖榮獲新聞棋第三的十段頭銜,但隔年又遭加籐正夫取代。1977年,林海峰看似恢復往日雄風,痛擊大竹英雄獲得名人,隔年卻被大竹反撲失冠。
1983年林海峰再度受到世人註目,與1973年名人挑戰賽同樣情形以三連敗四連勝逆轉棋士趙治勳,重獲本因坊頭銜。
1988年林海峰得到首屆世界選手權之富士通盃的參賽權,打進決賽,雖敗給木谷實門下的武宮正樹,但仍有亞軍佳績。1989年面對武宮正樹二度敗北,仍為亞軍。最受關註的是在1990年,林海峰遇上的是中國棋聖聶衛平,破天荒的獲得勝利成為世界棋王。同年在中日天元盃,林海峰接連擊敗劉小光和聶衛平,此後卻後繼無力,1992年至1994年,反倒接連敗給聶衛平、劉小光及馬曉春失去日本天元頭銜。
1996年林海峰參加了第三屆應氏盃,是由臺灣企業家應昌期創辦,但因規則標新立異,導致此年面對南韓劉昌赫以贏半目收場,卻被判決為輸一目半失去冠軍寶座。
現在生活
進入了二十一世紀的林海峰,於2001年受南韓知名圍棋網站wegobaduk評選為世界圍棋前五十強,南韓的李昌鎬九段名列榜首,同樣來自臺灣的王立誠九段則名列第六,林海峰排在第七。同年林海峰再度叩關名人挑戰賽,惜以二負四勝挑戰依田紀基失手,但林海峰在世界棋壇的地方仍舉足輕重。隔年中國的聶衛平九段希望林海峰作為特邀棋手加入貴州衛視隊,四場比賽出場費30萬,林海峰義不容辭答應加盟,中國棋院院長陳祖德也肯定林海峰的棋藝及棋德。
連續五期獲得日本棋院同一頭銜或是總計獲得十期該頭銜,於六十歲可獲頒名譽頭銜。林海峰於十五期(1989)至十九期(1993)天元戰中,依序打敗趙治勳、小林光一、加藤正夫、山城宏以及片岡聰,連續獲得五次天元,2002年林海峰獲日本棋院頒名譽天元頭銜。
目前林海峰健在於世,常於臺灣客串棋評,一生榮譽不計其數,共贏得贏得35個日本正式棋賽冠軍,自1964年首次打進名人賽循環圈之後,創下39年保持在循環圈內的「在籍」紀錄也難能可貴,是日本棋界首位在正式棋戰中對局數達到2000局的專業棋士,生涯共計已贏得1300勝以上。
2007年李昌鎬對媒體表示此生最尊敬的棋士為林海峰,主因林海峰一生中謙虛為懷,敬老尊賢。
林海峰育有一男兩女,長子為林敏浩,兩女分別名為林芳美和林浩美,林敏浩就職於半導體公司,林芳美和林浩美皆在電視台從事圍棋事業。
另外,林海峰旅日多年,但始終未加入日本國籍,現今仍持中華民國護照,日本習慣以「台灣來的林海峰」稱呼。
簡歷
昭和17年5月5日生 中國上海出生
師事藤田梧郎七段 吳清源九段門下
昭和27年來日、28年東京本院院生
30年入段、同年二段、32年三段、33年四段、34年五段、
35年六段、同年東京本院所屬。37年七段、40年八段、42年九段
37年、41年大手合第1部優勝
平成14年60歲獲頒名譽天元頭銜
門下有張栩名人碁聖、林子淵七段、林漢傑六段、富紅梅初段
日本棋院東京本院所屬
昭和38年:第7期圍碁選手權戰高松宮賞受賞 第3期名人戰循環圈初參加
昭和39年:第20期本因坊循環圈初參加
昭和40年:第4期名人戰對阪田榮男名人本因坊以4-2擊破奪取名人位
☆史上最年少 (23?)的名人就位。 ★以後名人位通算獲得8期。
昭和43年:第23期本因坊戰對阪田本因坊以4-3擊破奪取本因坊位
☆史上第2人目的名人本因坊。以後3連?。
昭和48年:第12期名人戰對石田芳夫七段在3連敗後4連勝完成頭銜防衛
昭和49年:10年連續名人戰挑戰手合出場
昭和50年:對橋本昌二十段以3-0擊破得到第一次十段位
昭和52年:對大竹英雄名人以4-0擊破奪取名人位
昭和58年:第38期本因坊戰對趙治勳本因坊獲勝。
※自身第2次的3連敗後4連勝、12年後再度獲得本因坊位。
昭和59年:本因坊防衛通算5期
平成元年:第15期天元戰對趙治勳天元以3-2擊破奪取天元位
☆以後5連戰獲得名譽天元的資格
平成2年:第3回富士通杯世界選手戰優勝
平成6年:第19期碁聖戰對小林光一碁聖以3-2擊破奪取碁聖
平成13年:名人挑戰者
其他十傑(專家十傑戰)、NHK杯、早碁選手、鶴聖戰優勝3回
棋聖戰九段戰優勝4回、全段爭霸戰優勝1回 秀哉賞5回受賞、棋道賞最優秀棋士賞3回受賞
平成2年:棋道賞國際賞
平成6年:通算1000勝達成
平成14年:通算1200勝達成
平成16年:通算對局數2000局(史上初)
平成18年:通算1300勝達成(史上初)
☆通算勝數:通算職業棋戰對局數是歷史第1位, 持續更新中
昭和41年:臺灣贈與國手名號
平成17年:紫綬褒章
張栩
張栩,台灣臺北人,旅日棋士。張栩九段師承林海峰九段,為瀨越憲作一門第四代佼佼者。按輩分,是吳清源九段的徒孫,必須稱呼曹薰鉉九段為太師叔,李昌鎬九段為師叔。
張栩的棋風薄而銳利,行棋速度感甚快,局部手筋甚強,於勝負處、官子都堪稱一絕,不懼怕戰鬥為主的韓流棋風,但對於厚實棋風的高尾紳路卻稍有苦手之感,兩人對局往往讓人難以判別優劣,堪稱命定的好對手。
張栩、羽根直樹、山下敬吾、高尾紳路並稱“若手四天王”或“平成四天王”。
綜觀2004~2006年間國際棋手戰績,張栩堪與李昌鎬、李世?、常昊、古力並列國際「五絕」,是愛好者眼中「日本實質第一人」。
生平
* 2001年,史上最年少首度挑戰本因坊頭銜,但以3:4敗給王銘琬本因坊,無緣冠軍。
* 2002年,奪NHK盃、新人王。【年度稱號:張栩新人王】
* 2003年,4:2擊敗加藤正夫(劍正),首奪本因坊,年底又擊敗王銘琬王座,二冠在握。11月9日與小林泉美訂婚,並於2004年1月12日舉行婚禮;因為小林泉美當時亦保有女流本因坊頭銜,在日本,被稱為首對本因坊夫婦。小林泉美婚後改名為張泉美,惟在日本比賽時仍用小林泉美舊名。【年度稱號:張栩本因坊‧王座】
* 2004年,與依田紀基名人展開「名人‧本因坊」十四番棋大戰,皆以4:2獲勝,二連霸本因坊,首獲名人,成為史上第五位「名人本因坊」。同年底連霸王座。賞金突破一億日圓,為當年度日本棋院最優秀棋手。【年度稱號:張栩名人‧本因坊‧王座】
* 2005年,獲得NHK杯、NEC杯、名人、本因坊、王座,成為五冠王。同年4月20日,於LG杯世界棋王戰中,擊敗中國代表俞斌九段,首獲個人第一個世界冠軍。6月19日,張栩連續擊敗韓國李昌鎬、趙漢乘,獲得亞洲電視快棋冠軍,一時之間赫赫國際國內七冠王。七月,不敵高尾紳路,失本因坊頭銜,年底順利衛冕名人、王座。年度賞金再度超過一億日圓,達一億兩千三百四十四萬,為第二名(羽根直樹棋聖)的兩倍。蟬聯日本棋院最優秀棋手。【年度稱號:張栩名人‧王座】
* 2006年3月張栩與小林泉美夫婦之女誕生,女兒名字叫張心澄。五月,擊敗依田紀基,首奪碁聖位。10月,首奪龍星戰冠軍、阿含桐山盃冠軍。11月,不敵高尾紳路本因坊,痛失名人位。12月,不敵山下敬吾棋聖,痛失王座位。【年度稱號:張栩碁聖】
* 2007年1 月,第三屆豐田丹索盃決賽,與李世石首度顛峰對決,1:2負李世石獲亞軍。3月10日,擊敗高尾紳路名人奪取NEC杯。4月,第20屆富士通盃,首度與周俊勳進行「本土‧海外臺灣第一人」之戰,險勝。16強戰快意戰勝李世石復仇,惜四強戰不敵李昌鎬,最終獲得第四。8月,3:0擊敗挑戰者橫田茂昭,衛冕碁聖(小棋聖)頭銜。10月,龍星戰二連霸。10月20日,擊敗趙治勳,阿含桐山杯二連霸。11月9日,4:3擊敗本因坊秀紳名人,名人位復歸。11月12
日,LG盃世界棋王戰八強戰不敵李世石(生涯對戰記錄2:3)。11月19日,不敵趙治勳十段,痛失首次棋聖挑戰權。為當年度最優秀棋士賞、最多勝利賞
(51勝22敗)、最多對局賞(73局)和連勝賞(17連勝)得主。【年度稱號:張栩名人‧碁聖】
* 2008年2月7日,不敵宿敵本因坊秀紳,痛失十段戰挑戰權(生涯對戰紀錄20:19,一無勝負)。2月16日,於第2期日本職業業餘名人戰對抗賽中,敗給來自韓國的洪清泉業餘七段一目半(職業名人執白貼6目半)。3月23日,於第55回NHK杯快棋賽決勝戰中執黑半目險勝衛冕冠軍趙治勛十段,第三次捧起NHK杯。
升段過程
* 1990年-院生
* 1994年-入段,同年二段
* 1995年-三段
* 1996年-四段
* 1997年-五段
* 1999年-六段
* 2001年-七段(日本最年少本因坊挑戰紀錄)
* 2003年-八段(本因坊挑戰者),同年九段(獲得本因坊位,日本最年少九段紀錄)
戰績
國內戰績
頭銜 年份 期數
名人 2004,2005,2007 第29期,第30期,第32期
本因坊 2003,2004 第58期,第59期
王座 2003-2005 第51-53期
碁聖 2006-2007 第31-32期
NEC杯 2005,2007 第24期,第26期
阿含˙桐山杯 2006,2007 第13-14期
NHK杯 2002,2005,2008 第49回,第52回,第55回
龍星 2006,2007 第15-16期
新人王 2002 第27回
國際戰績
* 個人賽:出場19次,32勝18負
* 團體賽:出場七次,8勝9負
* 總計:出場26次,40勝27負
* 二冠軍,一亞軍
(2007年八月止)
頭銜 年份 期數
最佳成績 註
應氏杯 2004,2008 第5、6回
本賽 本賽二次,2負
LG杯 2005 第9回
冠軍 本賽三次(第9,10,12回),10勝2負
豐田杯 2006 第3回
亞軍 本賽三次(第1—第3回),6勝4負
春蘭杯 2002,2003 第4,5回
八強 本賽二次(第4,第5回),3勝2負
富士通杯 2000,2004 第20回
第四名 本賽五次(第13,17—20回),8勝4負
中環杯 2004 第1回
八強 本賽二次(第1,第2回),1勝3負
亞洲杯電視快棋賽 2005 第17回
冠軍 本賽三次(第14,17,18回),4勝2負
農心杯 2003 第5回
2勝1負 本賽三次(第4—6回),2勝3負
CSK杯 2006 第5回
3勝0負 本賽四次(第2—5回),6勝6負
王立誠
王立誠(1958年11月7日-),臺灣南投人,旅日棋士。王立誠小時候即有神童之稱,後經過沈君山考核後,於1971年赴日本學棋,投身於迦納嘉德九段門下。1972年成為日本棋院初段,1988年晉升九段。
王立誠圍棋成長之路恰逢日本「六超」時代,因此如同代棋士一樣,奪冠之路屢屢受到「六超」壓制。後師從吳清源九段學習,深得「廿一世紀圍棋」之精髓,於是棋力更上層樓,與依田紀基、王銘琬、趙善津等中生代棋手共同終結「六超時代」。並在2000年中登上日本第一人「棋聖」位。
王立誠棋風勇武善戰,尤其擅長於中盤之力戰,常常在開局逆境下透過中盤強手迭出,逆襲成功,是少數不畏懼韓流亂戰棋風的日本棋手,尤其對曹薰鉉保持極高的勝率是日本棋手的異數。
王立誠年少時與小林覺、山城宏、並稱為「青年三羽烏」,是當時日本棋界看好的三位才俊。三人曾組聯軍挑戰當時第一人趙治勳,惜因三人棋風彼此不配合而輸的甚慘。
邁入廿一世紀後,王立誠一度手握「棋聖」、「十段」、「王座」三冠,為日本棋界第一人。惜因為耳疾困擾,於2003年痛失棋聖位後,棋力開始走下坡。2005年十段戰被趙治勳所擊敗,痛失唾手可得之「名譽十段」。
王立誠目前雖然沒有七大頭銜,但仍是三大循環圈的常客,為日本棋院中堅棋手。門下張豊猷七段。
生平
* 1971年赴日本。
* 1972年通過門檻,日本棋院初段。
* 1981年新人王頭銜奪取。
* 1992年富士通盃亞軍,首度在世界棋戰嶄露頭角。
* 1995年王座位奪取,第一個七大頭銜。
* 1998年LG杯世界棋王奪取,首獲世界冠軍。
* 2000年棋聖位獲得,登頂日本第一人。再獲春蘭杯,世界第二冠。
* 2001十段位獲得。
* 2003年丟失棋聖位。
* 2005年丟失十段位,無冠狀態。
升段過程
* 1972年入段
* 1973年二段
* 1975年三段
* 1976年四段
* 1978年五段
* 1981年六段
* 1982年七段
* 1985年八段
* 1988年九段
重要頭銜
* LG世界棋王:1998
* 春蘭杯:2000
* 棋聖:2000~2002,三連霸
* 十段:2001~2004,四連霸
* 王座:1995,1999~2001,三連霸
* 鶴聖:1989、1993、1999、2000,四冠
* 新人王:1981
* NHK杯:199
* JT杯:1995
* 新銳杯:1983
* 日本棋院認可頭銜數:22,為現役棋手中第11位。
* 2008年2月14日,於第63期本因坊預賽中擊敗井口豊秀七段,生涯戰績累計第1000勝,為日本棋界第九位勝數達至千勝的棋手。
編註:目前日本棋界共九位千勝棋手,按照其獲得千勝之順序為:阪田榮男、林海峰、加藤正夫、小林光一、趙治勳、大竹英雄、羽根泰正、武宮正樹、王立誠。目前接近千勝的有:石田芳夫、依田紀基、小林覺等人。
重要榮譽
* 平成12年:第34回棋道賞「最優秀棋士賞」受賞
* 平成12年:棋道賞「國際賞」受賞,棋道賞受賞總計12回
* 平成12~14年:日本棋手獎金排名第一位
* 平成15年:通算900勝達成
* 平成20年:通算1000勝達成
周俊勳
周俊勳王座、名人、十段 (1980年2月23日—),台灣人,台灣棋院九段、中國圍棋會一品、中國圍棋協會三段、職業圍棋棋士,目前是台灣1979年成立職業圍棋制度以來唯一職業九段。
也是世界圍棋棋壇唯一擁有三個職業圍棋組織(中國圍棋會,中國圍棋協會(中國棋院),台灣棋院)棋籍的棋手。
註:芮迺偉也同時有中國圍棋協會(中國棋院),美國圍棋協會,及客座韓國棋院身份,但美國圍棋協會只算半職業組織,陣中有職業棋士(多來自中日韓三國)也有業餘棋士。
生平
* 累積一個世界賽冠軍,39個國內冠軍8個亞軍,(約佔全台冠軍總數1/4)台灣冠軍王
* 1993年 中國棋院入段
* 1994年 中國圍棋會入品
* 1995年 生涯首冠-名人(通算14期)
* 1996年 首奪國手(通算三期),中環盃(通算四期),永大盃(通算二期)
* 1998年
o 生涯第十冠到手,時年18歲10個月
o 最年少個人百勝,時年18歲7個月(現紀錄保持者蕭正浩)
* 1999年 棋王戰停辦,周俊勳三連霸後成末代棋王
* 2000年
o 以九段身份入籍台灣棋院.
o 首奪聯電盃
o 個人16連勝。年度勝局王56勝12負,年度對局王68局,年度勝率王82.35%
* 2001年
o 首奪東鋼盃(通算二期)
o 個人二百勝,最年少紀錄
o 年度勝局王44勝13負,年度對局王57局,年度勝率王77.19%
* 2002年
o 首奪CMC盃,
o 生涯第20冠,時年22歲8個月。
* 2003年
o 首奪亞藝盃(舊),名人十連霸,
o 個人三百勝,最年少紀錄,時年23歲9個月。
* 2004年
o 首奪棋院盃(通二期)
o 國內賽跨年30連勝,年度勝率王45勝17負72.58%
* 2005年 首奪魔戒盃(王者再現)
* 2006年
o 首奪王座(棋院盃衛冕,通算三期)
o 生涯第30冠,時年25歲12個月
o 年度勝局王54勝17負,年度對局王71局,年度勝率王76.06%
o 個人四百勝,最年少紀錄,26歲
* 2007年
o 首奪LG杯世界棋王(第11屆)、十段、愛心盃。
o 第六屆天元戰,以1:3敗於挑戰者陳詩淵,三連霸中止.首度於番棋中落敗,國內番棋20連勝中止
o 年度四冠王.網友票選年度最優秀棋士.
o 生涯第40冠(國際一冠,國內39冠)
* 台灣圍棋紀錄中創下多個紀錄.
升段紀錄
* 1993年 初段 中國棋院
* 1994年 二段 中國棋院
* 1994年 九品(初段) 中國圍棋會,同年,八品(二段)
* 1995年 四品(六段) 中國圍棋會
* 1997年 三段 中國棋院
* 1997年 三品(七段) 中國圍棋會
* 1998年 一品(九段) 中國圍棋會
* 2000年 聘任九段 台灣棋院
戰績
國內戰績
國內賽冠軍王,通算39座冠軍,9個亞軍.超過所有國內賽1/4,
頭銜 年份 期數
通算期數 備註
天元 2004年—2006年 第3—5期
通算3期(3冠1亞)
王座 2005年—2007年 第1—3期
三連霸
國手
本賽在籍
名人 1995年—2007年 第21—34期
14連霸中
十段 2007年 第1期
通算1期
CMC盃 2002年 第2屆
通算1期
中環盃 1996年,1999年,2000年,2004年
第3,6,7,11屆 通算4期
亞藝盃 2003年 第1屆
通算1期
愛心盃 2007年 第1屆
通算1期
東鋼盃 2001年,2006年 第1屆,第6屆
通算2期
永大盃 1996年,1998年 第4,6期
通算2期 停辦
舊國手 1997年—1999年 第17—19期
通算3期 停辦
魔戒盃 2004年 第3屆
通算1期 停辦
聯電千禧盃 2000年 第1屆
通算1期 停辦
棋院盃 2003年—2004年 第3—4期
通算2期 停辦
* 台灣棋院盃,2005年改製為王座戰。詳見台灣王座戰。
* 亞藝盃,2005年改製為國手戰。詳見台灣國手戰。
* 舊國手戰(應昌期基金會主辦)。1981年—1999年,共19屆。詳見台灣國手戰。
國際戰績
* 除三星杯外,幾乎所有國際大賽他都曾進入本賽
*
前後共取得四十餘次各類賽事台灣代表權(農心杯,亞洲杯電視快棋賽,為中日韓三方賽事,台灣無參賽權)
* 國際個人賽:39次出場,累計22勝42負 34.3%
* 國際團體賽:三次出場,累計2勝6負 25.0%
* 總計:42次出場,24勝,48負 33.3%
對手分析:
* 對中國大陸 6勝17負 26.08%
* 對韓國 6勝21負 22.22%
* 對日本 7勝9負 43.75%
* 對其他 5勝1負 83.33%
頭銜 年份 期數
最佳成績 備註
應氏盃 2004年 第3—5期
16強 本賽連續3回(3-5),1勝3負
豐田杯 2006年 第3期
16強 本賽連續2回(2-3),1勝2負
LG杯 2007年 第11期
冠軍 本賽連續12回(1-12),8勝12負
三星杯 2001年,2004年 第6,9期
預三(預4強) 本賽0回
春蘭杯 2000年,2002年 第2,4屆
16強 本賽連續6回(1-6),2勝6負
富士通杯 2001年 第14期
第4名 本賽12回,連續11回(10-20)9勝12負
中環盃 2004年-2007年 第1屆-第3屆
本賽 本賽連續3回(1-3)0勝3負
東洋證券杯(已停辦) 1998年 第9期
16強 本賽連續3回(7-9),1勝3負
CSK杯(亞洲杯) 2002年,2004年,2005年
第1,3,4屆 本賽 2勝6敗
本賽3回,已停辦,團體賽
國際新銳對抗賽 2005年,2006年
第6,7屆 本賽 2勝4敗
非正式,團體賽
林聖賢
林聖賢,台灣人,台灣棋院七段、中國圍棋會四品職業圍棋棋士。
生平
升段紀錄
* 1983年 新九品 中國圍棋會
* 1986年 八品 中國圍棋會
* 1987年 七品 中國圍棋會
* 1993年 四品 中國圍棋會
* 2000年3月4日 聘任六段 台灣棋院
* 2002年3月18日 七段 台灣棋院
戰績
國內戰績
* 冠軍數排名第6,累積8冠軍16亞軍(冠軍總數129)
頭銜 期數 通算期數
備註
名人 第19期 通算1期
循環圈9期(累積1冠4亞)
CMC盃 第3期亞軍(累積1亞)
中環盃 第10,12屆亞軍(累積2亞)
東鋼盃 第4期亞軍(累積1亞)
永大盃 第2屆 通算1期
累積1冠2亞
舊國手 第11—13期 通算3期
舊國手戰(累積3冠4亞)
棋王戰 第6,9屆亞軍(累積2亞)
茂榜盃 第1,2屆 通算2期
棋士盃 第1屆 通算1期
累積1冠
* 舊國手戰(中國圍棋會主辦)。1981年—1999年,共19屆。詳見台灣國手戰。
國際戰績
* 國際大賽出場7次,總成績2勝7負
國際賽 年份 期數
最佳成績 註
春蘭杯 1998年 第1屆
16強 本賽2次(第1屆,第6屆),1勝2負
富士通杯 1993年 第6屆
16強 本賽連續3次(第5屆—第7屆),1勝3負
東洋證券杯 1992年,1993年 第4,5期
本賽(32強) 本賽連續2次(4屆,5屆)0勝2負
註:東洋證券杯(1988第一屆 1勝1負)前二屆為韓國國內賽,不計入國際大賽戰績
陳永安
陳永安,台灣人,台灣棋院六段,中國圍棋會五品,職業圍棋棋士。
生平
陳永安,80—90年代活躍於台灣棋壇,多次進出大賽決賽,昔日大三冠唯名人未曾得手,和陳義翔初段是台灣棋界唯一的父子檔,其弟陳永奇九品亦是中國圍棋會棋士,一門三傑。
升段紀錄
* 1979年 入品 中國圍棋會(取得職業資格)
* 1982年 敘七品 中國圍棋會
* 1984年 六品 中國圍棋會
* 1985年 五品 中國圍棋會
* 2000年3月4日 聘任五段 台灣棋院
* 2007年2月6日 晉升六段 台灣棋院 升段點
戰績
國內戰績
* 累計6冠軍18亞軍,台灣冠軍數排名第7
頭銜 期數 通算期數
備註
天元 第1期 通算1期
第2期亞軍(累積1冠1亞)
王座 第2屆台灣棋院盃亞軍(累積1亞)
國手 通算2期
舊國手戰第14期,第15期(累積2冠3亞)
名人
名人戰第29期,第30期亞軍(累積2亞)
中環盃 第7屆亞軍(累積1亞)
棋王戰 第1,2,7屆 通算3期
(累積3冠4亞)
永大盃 第1屆,第4屆亞軍(累積2亞)
棋靈王盃 第2屆亞軍(累積1亞)
富聚盃 第1屆亞軍(累積1亞)
* 台灣棋院盃,2005年改製為王座戰。詳見台灣王座戰。
* 舊國手戰(應昌期基金會主辦)。1981年—1999年,共19屆。詳見台灣國手戰。
國際戰績
* 共取得三次台灣代表權,總戰績1勝3負
頭銜 年份 期數
最佳成績 註
LG杯 1996年 第1期
本賽 本賽1次
富士通杯 1996年 第9期
本賽 本賽1次
東洋證券杯(停辦) 1994年 第6期
16強 本賽1次
著作
* 打入的手段與得失
陳長清
陳長清,台灣人,中國圍棋會四品職業棋士,1980年代台灣棋壇霸主。
生平
* 1981年
以四勝二負挑戰棋王陳永安成功,獲得生平首冠「棋王」。同年以七勝一負之成績,成為第一屆國手。開啟台灣圍棋長達十年的陳長清時代。
* 1982年,包攬台灣三大頭銜賽—名人,國手,棋王,台灣圍棋史上唯一大三冠。
* 1991年 正式退出職業棋壇。
* 職業生涯累積了18個冠軍,6個亞軍,僅次於後來的台灣第一人周俊勳九段。
升段紀錄
* 1979年5月25日 入品 中國圍棋會
* 1982年4月2日 敘為六品 中國圍棋會
* 1985年 晉升五品 中國圍棋會
* 時間不詳 晉升四品 中國圍棋會
戰績
國內戰績
頭銜 期數 通算期數
備註
名人 第8,14,15,17期 通算4期
累積4冠
國手 通算9期
舊國手戰第1—7,9,10期(累積9冠)
棋王 第3—6期 通算4期
累積4冠
王座 通算1期
快棋王座第1期
* 舊國手戰(應昌期基金會主辦)。1981年—1999年,共19屆。詳見台灣國手戰。
國際戰績
共取得台灣代表權二次,總成績0勝2負
頭銜 年份 期數
最佳成績 註
富士通杯 1991年 第4期
16強 本賽2次
網絡傳奇人物 龍飛虎
99年12月,邵煒剛、劉菁、羅洗河等圍棋高手聯合創建了清風圍棋網站,更於來年5月,推出清風對弈軟件。此時,一個網名“龍飛虎”的人從1D﹝業餘初段﹞開始,連贏一百多盤,將業餘段位升至頂峰9D(業餘九段),“龍飛虎”6D的時候,教訓了來清風上“撒野”的韓國9D而盡露鋒芒,更被尊為清風第一高手。
2000年10月3日晚,羅洗河來到清風,當他正欲離去時,好事者高喊:羅洗河與龍飛虎下一盤。“龍飛虎”此時推掉了其他邀請,一言不發,似乎也是在等待對奕。眾情難卻,羅洗河發出邀請,“龍飛虎”只回一個“下”字!
30秒一步的超快棋對羅洗河來說是家常便飯,他的快棋功夫可以躋身世界絕頂高手之列。在NEC杯快棋賽中,羅洗河就獲得冠軍,但他輕敵了,竟一邊下軍棋,一邊和“龍飛虎”下圍棋,可能以為“龍飛虎”不過是一個普通的業余棋手。“龍飛虎”卻連下兩城。輸了兩局的羅洗河才放下軍棋,全心應戰,怎奈龍飛虎勢不可擋。最后“龍飛虎”四戰全勝,羅洗河只好鬱悶地退場。一個業余選手連贏羅洗河這世界職業頂尖高手!一時間“清風論壇”中有關“龍飛虎”的帖滿天飛,人們不斷討論:「“龍飛虎”究竟是誰??」
之後,“龍飛虎”神秘消失了。12月8日,“龍飛虎”再次出現。羅洗河和龍飛虎展開第二次交鋒。羅洗河汲取上次教訓,一來就小心謹慎,先勝兩局,而“龍飛虎
卻毫無頹態,看準羅洗河一個疏忽,扳回一局。此役羅洗河2:1勝出。12月11日,兩人再次交手,雙方出盡全力,最終“龍飛虎”半目險勝。龍飛虎最後留下一句:「有空我就會來」便拂塵而去,至今不見。 |